法治现场|走近云南边境一线检察官 看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边疆
开屏新闻 2023-04-12 12:13:09

“多哥,水水~水水水~水”,敲起象脚鼓,唱着欢乐歌,洒起幸福水。4月11日早上9点30分,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与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的第78次“走近一线检察官”直播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曼费村开播。

1.jpg


值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之际,检察官们通过边境村寨上的这场直播,带全国网友走进傣族村寨,领略独特的傣乡风情,了解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创新普法宣传、促进民族团结、守护绿色边疆的动人故事,让人们实实在在感受了促进边疆社会治理的检察实践。最高人民检察院、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西双版纳州检察院、景洪市检察院在多个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300余万。

3.jpg

中缅边境、美丽傣寨曼费村,傣语意为“盛产棉花的地方”。村民们用最热情的歌舞,迎接几位熟悉的检察官,走进曼费村,云南检察机关普法宣传新闻发布会正在召开,云南省检察院、西双版纳州检察院、景洪市检察院分别介绍检察机关普法工作情况。一场在边疆村寨召开的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云南检察机关普法工作取得的成效。

2.jpg

“边民跨境要劝返,非法入境要举报;锁死防线,把住关口,守好国门。”离开发布会现场,检察官们遇到了好听的傣族“章哈”(傣族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景洪市检察院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与“章哈”非遗传承人一起,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及有关法律知识编入“章哈”唱词中,既进行了普法宣传,又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让群众在欢乐的氛围中轻松学法,潜移默化地提高法治素养,切实增强了法治宣传的活力和实效。正逢曼费村赶摆,道路两侧摆满了各色物品,“检察官,你上次跟我普法之后,我学聪明啦,只要是大单子,我都会提前让他们付点订金,就再也没有出现‘甩单’情况啦!”在傣陶制作摊位前,卖傣陶的一位村民激动地对检察官说。检察官与村民拉起家常,再次嘱咐他们“如果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7.jpg

赶摆场除了特色的傣族工艺品,也少不了远近闻名的西双版纳美食,“为进一步提升检察服务质效,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我们主动靠前服务,到主营西双版纳小包谷的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就是想让西双版纳的小包谷飞得更远。目前,我们的版纳小包谷以线下商超、线上电商的形式不断销往全国各地,企业也逐渐走向正规化。”当主持人拿起西双版纳的特色小包谷,直播检察官说。

6.jpg

“来来来,大家来这里休息一下。这是我们曼费村的议事亭,平时寨子里有什么大事情,就叫大家来这里商量。”村支书岩燕介绍,曼费村议事亭也是村里的法治学堂,是西双版纳检察机关与村寨联合开设的法治宣传教育平台。不仅在曼费村,边境线上的87个少数民族村寨都相继成立了法治学堂,给边疆各族群众带去更多、更好、更接地气的普法宣传产品。检察官们将法庭搬入村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让当地百姓“沉浸式”学法,提升法律意识。

主会场外,另一组检察官到景洪市基诺乡中心小学,为同学们普及有关校园欺凌的知识点,“校园欺凌有肢体欺凌,在生活中,通过肢体上的推搡、殴打同学都属于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同样也是校园欺凌……”近年来,西双版纳检察机关成立了“小吉象”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建立了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和一站式取证中心等系列有力举措,并通过“线上+线下”深入边远乡镇、村组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4.jpg

离开基诺乡中心小学,直播镜头切换到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检察官们正对一起非法采摘野生石斛案进行案件回访。检察机关积极引入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由生态损害赔偿权利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草局与犯罪嫌疑人进行磋商,最终把采摘的石斛重新种到野象谷景区。曾经被非法采摘的野生石斛兰花如今在修复基地长得郁郁葱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蜂猴在树林里跳来荡去,这些和谐的生态景象,是检察机关推动刑事追诉、生态修复与社会治理、公益诉讼深度融合的有效成果。

野象谷的大象还在戏水,曼费村的民族大联欢也拉开了序幕,时隔三年,西双版纳州将再次开启万人泼水狂欢模式,检察官携手全州各族群众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一起,共同欢度傣族人民最隆重、最盛大的傣历1385新年节——“泼水节”!法治建设、边境治理征程漫长,检察机关将持续推进法治学堂覆盖面,以检察履职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屏新闻记者  邓建华  通讯员  龚子芸文/图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胡巍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编委  刘超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