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眼下,正是蓝莓采收的黄金期,位于蒙自市的云南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里,一串串紫黑色的果实饱满诱人,随处可见采摘工人在园区穿梭忙碌。
“我每天能采收200多盒蓝莓,有些手快的工人一天能采收300多盒。”今年66岁的采摘工人王普珍,一边采摘着蓝莓,一边对记者说。
工人正在采摘蓝莓 京东供图
据介绍,2019年,鑫荣懋集团在蒙自建设现代化蓝莓基地,现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与京东数智化供应链深度合作,不仅在当地形成了多个京东“奔富村”,也让蓝莓成为了蒙自的另一张“水果名片”。
“小蓝莓”变身“致富果”
蒙自地处低纬高原,年平均气温18.6℃,阳光充盈,常年温暖,这里出产的蓝莓果粒个头大、果香浓郁、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2021年,蒙自建成6000余亩现代化基质蓝莓基地,年销售额达4亿元。
记者了解到,随着蓝莓产业的发展,许多农技公司来到蒙自开展家庭农场合作,带动农户科学种植,从品种研发到种植、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技术支持。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家庭月收入翻4倍至5倍,果农在致富路上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金钥匙”。
“刚开始说种蓝莓,难免有些抵触,怕种下去到最后白忙活一场。后来看村里党员带头,不仅自家种,还挨家挨户做宣传、做分析,我们才下定决心一起干。”一位蓝莓种植户有感而发,现在,家里盖起了新房子,买来了新车,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据了解,云南红河(国际)蓝莓示范区占地500公顷,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每年产季用工数量超2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乡镇20余个村子的村民就业增收。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不仅能拿到土地租金,还可以去基地工作,人均收入由原来不到2000元攀升至近万元。
数智化助力鲜果运输再增速
如何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蓝莓,从果园枝头运输到消费者的手中?京东数智化供应链以实践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京东数智化供应链的运作,将云南蓝莓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48小时,每天都有数万蓝莓订单通过京东平台发往全国各地。
自2017年起,京东就开始寻觅云南蓝莓的独特风味。2019年,佳沃山地蓝莓正式上线京东,京东超市通过“趋势洞察+精准运营”的方式,高效连接云南蓝莓和拥有潜在购物需求的消费群体,云南蓝莓找到了线上销售的一条重要渠道。2022年,云南蓝莓销售4亿元,线上渠道占1/4,其中,京东就销售了8000万元。
鑫荣懋集团作为京东的重要合作伙伴,通过京东平台销售近20万件蓝莓,销售额约2500万元,产品好评率达到96%以上,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据悉,自2020年10月乡村振兴京东“奔富计划”启动以来,截至2022年10月,已带动农村实现产值约7000亿元。
来源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谭雅萌)
责任编辑 杨麒钰
责任校对 刘兵兵
主编 编委 郭云旗
终审 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