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打造紫陶特色产业
开屏新闻 2023-04-24 10:28:35

24102208.png

紫陶制作 梁鑫伟 摄

4月15日,由红河州委宣传部,建水县委、县政府主办,红河州紫陶文旅产业链、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承办的“紫气东来·陶醉上海”云南建水紫陶文旅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暨建水紫陶精品展在上海举办。连日来,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对古朴典雅、匠心独具的建水紫陶赞不绝口。主办方信心十足地表示,让建水紫陶文化带出云南、走向世界。

多点发力 管理与服务并重

建水县素有“中国紫陶之都”美誉。1921年,建水紫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上,建水紫陶被文化部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16年7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建水紫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何让建水紫陶形成特色产业焕发熠熠光彩?近年来,建水县充分利用被命名为云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的契机,坚持从营商环境、管理服务、平台构筑、品牌打造等方面多点发力,推动建水紫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成立。针对园区“小、散、弱”问题,建水县坚持“分类培养、精准扶持”原则,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出资1000万元设立特色产业贷款和中小企业扶持风险补偿金,形成“风险补偿+担保+银行”的多层次融资配套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创新推出“紫陶贷”共发放贷款1.56亿元。仅今年2月,下达企业产业奖励扶持资金133.52万元,对8家企业进行奖补扶持。

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536户。其中:企业415户,个体户2121户。2022年,建水紫陶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建水县高度重视紫陶作品的版权登记,2022年累计完成建水紫陶作品版权登记1117件,较上年度增长30.34%,版权登记数居红河州第一。建水陶习苑紫陶文化有限公司、云南仁烨堂紫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2022年云南省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为打造紫陶品牌,建水县不断强化管理服务,组织编制了《建水县陶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公布实施《建水县陶土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完成14个红砖厂采矿许可证清理注销工作,开展私挖盗采陶土资源违法行为打处,进一步规范陶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杜绝恶性竞争,确保紫陶产业良性健康发展。同时,指导紫陶行业协会制定《建水紫陶行业自律公约》,评选“党员诚信经营户”22户、建水紫陶艺术馆12户。指导紫陶行业协会制定《建水紫陶电商行业自律公约》,对电商引流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促进建水紫陶电商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商标使用许可管理,开展建水紫陶品牌保护战略工程,成功打击线上平台售假行为20起,集中调解处置知识产权投诉2起,切实保护了建水紫陶品牌形象。组织开展建水紫陶产品抽样检测,累计抽检紫陶产品20批次,抽检合格率100%,企业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普遍提升。

传承创新 “紫陶里”展现汉唐风韵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建水县建立“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以紫陶非遗传承基地、大师工作室等为载体,建立技艺师承体系,开展紫陶制作培训,推动紫陶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县累计培育国家级大师3名、省级大师78名、各级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68名,973人获得工艺美术专业职称。

同时,构建“政校企”合作模式,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进行线上授课,举办“云南陶艺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1200余人参加培训。与红河学院紫陶学院、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等院校探索建立政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校企人才输送模式,2022年毕业347人,新招生337人,在校生1051人。实施“请进来”引才战略,引进1000余名国内外书画艺术、现代雕塑大师,以及江苏宜兴、江西景德镇等地陶艺大师到建水参与制作精品紫陶,逐渐释放“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为搭建协同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建水紫陶园区管委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完成陶土陶泥成品等系列采样34批次,形成分析报告64份。开展建水紫陶与普洱茶存储性能研究,启动应用于水污染、空气污染防治和表面自清洁的陶瓷环保新材料研发,在抗菌性涂层方向已向国家专利局申报专利。

在“双创”带动下,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校园创业平台搭建了紫陶文化创业创新基地、学生创业街创业孵化平台、毕业班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孵化平台、创业技能拓展实践平台等四大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免费提供实训车间、创业培训教室及24间临街铺面,先后孵化学生创业微型公司24家,培养学生600多名,取得职业资格证1249个,获得专利134项。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公司建成集会议、培训、VR数字化展示、抖音直播间、面向全国及东南亚市场云平台于一体的多功能数字赋能中心,为紫陶商户免费提供直播场地,通过直播引流,提升建水紫陶的知名度,助力建水紫陶的网络销售。2022年,达人主播“曲靖老村长”“云南张嬢嬢”“小师妹的茶”等团队入驻开展直播带货11次,累计为30余家商户带货销售,销售金额达700余万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建水紫陶里街区热闹非凡。这个以五龙湖千亩生态风光为底色,以建水千年紫陶文化为核心,以汉唐文化为亮点、以美食文化为支撑、以非遗手工为特色、以时尚文化为吸引、以文化住宿为撬点,汇集形成了集紫陶体验、非遗体验、特色美食、购物休闲、文化住宿、街区演艺等多业态于一体的沉浸式汉唐风貌主题街区,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慕名造访。

紫陶里街区以紫陶文化作为核心,从案名到规划,从建筑到空间,从业态到品牌,每一个环节都依托于紫陶及其衍生的元素为文化肌理。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建筑风格定型,国风NPC街区演驿塑魂,带给游客丰富的沉浸式游乐体验。设计推出街区LOGO,广泛用于招商手册、宣传册、标识系统等,打造出鲜明独特的街区形象。紫陶里街区每周五、周六定期开展NPC国风演绎活动,通过微信、抖音等开展品牌营销,品牌热度持续上升。目前,紫陶里街区共有商户549户,从业人员2785人。开街以来曾创下单日游客量约3万人次,83家商户创下单日营业额超60万元的记录。


来源 云南经济日报(付欣鑫)

责任编辑 杨麒钰

责任校对 刘兵兵

主编 编委 郭云旗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