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利用夜间盗采红泥土和红沙,多年开采致百亩林地被破坏?5月7日下午,记者在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沙石峁村看到,有铲车、挖机等机械设备静静停靠在村道旁。当地人介绍,这些机械大多是夜间作业,在村里的林地里开采红泥土和红沙,“因为是盗采,白天开工的情况较少”。
图为沙土被开采后留下的矿坑。(摄影/胡巍)
红泥土、红沙在掺入石灰等其他材料后,通常以每立方米50元上下的价格卖出去,用于修筑地基、路基,硬化院落。“县里有一个工业园,经常有地方要修修补补,还有一些新的建设项目,需要用到这些建筑材料。施工方有需求时,就给这伙人打电话订购,他们却跑到我们村里来盗采。”
村民所说的“这伙人”并非沙石峁村本村人。“红泥土、红沙是国家的自然资源,即使我们本村人想开采也不行,因为手续很难办,县级层面都批不下来。”村民们还介绍,“这伙人”并没有成立公司这样的机构,而是几个人凑在一起私自开采。至于开采时长已有多久,村民们说法不一,有说已有近十年的,有说五六年的,也有说三四年的。
铲车、挖机等设备在村里进进出出,压坏了村里的道路。记者也发现,当越野车行驶在村里时,由于路面坑坑洼洼,有些地段难以通过。
更加现实的问题是,开采和运输会扬起大量尘土。“久而久之,落下来覆盖在植物叶子上,导致庄稼不生长。也影响了村里的人居环境”。
村民们尝试过阻止开采。一位村民介绍:“我们曾当面劝阻机械作业,这时他们也确实会停工,但我们一走他们就再次开工了。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所以这种方法根本没有用,而且后来他们经常是晚上来盗采。”
向官方求助照理是更加有效的方式。有不止一位村民向记者表示,他们自己就亲自给靖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称自然资源局)打过举报电话,但官方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几年前就开始打电话,但打的次数多了,实际又没什么用,现在也懒得打了。”
不过综合几位村民的说法,在2019年前后,官方也曾采取过一定行动,开采沙土的行为被中断了一年左右。但此后死灰复燃,有村民说:“官方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
村民的另一种说法是,虽然他们主要是向自然资源局举报,但杨桥畔镇政府曾有工作人员关注过此事。一位村民回忆,在沙土开采中断的那一年,并非自然资源局出面干预,而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入。他还介绍,镇政府曾对一些被开采过的地方进行植被修复,种上苜蓿,但“就在修复过的周边,这伙人又继续挖土。”
在村民们看来,官方实际是采取了纵容态度,即使有人介入此事,也只是做做样子,以暂时平息舆论,“除了前述中断的一年间,其他时候的开采都没有真正得到过治理。”一位关注此事的村民介绍,每天的开采量根据购买方的订单决定,据他的估算,自开春以来,仅今年的开采量就已经达到4万立方米。综合更多村民的观察,多年开采所破坏的林地,累计超过100亩,甚至有村民认为达到了300亩。
沙土开采是手续齐全,还是确如村民们所定义的“盗采”?官方是如何维护村民利益的?开屏新闻记者在自然资源局留下了采访函,工作人员表示,将在向领导汇报后作出回应,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获得答复。开屏新闻记者还致电杨桥畔镇人民政府,接电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相关负责人手机号码,记者多次拨打均未接通,记者又向其发送了手机短信,但未获回复。
开屏新闻首席记者 胡巍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邓建华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