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近日,大理市南五里桥村综治服务中心连续召开检察听证会,对包含危险驾驶罪、盗窃罪等多起简类案件进行拟不起诉公开审查听证,除听证员外,网格员、志愿者、村民代表都成为听证会的参与者,大理市检察院检察长伍海清主持听证。
这是大理市检察院践行“两进三下”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自去年5月大理州检察院开展“两进三下”试点工作以来,全州检察机关持续延伸检察“触角”,推动检力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
“两进三下”是大理州检察院为有效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与检察制度优势而探索开展的一项工作模式,主要通过“12309”进综治服务中心、“检调对接”进综治服务中心、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下网格、社区矫正执行和强制措施执行监督下网格、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下网格,打通检察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检察权下沉 做检调对接的践行者
去年,一起护林员不服工伤认定案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2018年3月8日晚,张某斌被熊某某杀害。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认定熊某某在某养殖场简易房内,因琐事用斧头、割镰将张某斌杀死,判决熊某某犯故意杀人罪和放火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令熊某某向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张某斌家属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50000元。2018年12月,张某斌家属认为他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被害,以大理某劳务派遣公司为申请工伤对象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2019年8月30日,人社局以张某斌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的情形,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其家属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二审和再审法院均不予支持其主张,便其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
检察官认为,当事人申请于法无据,但于情有理,因此没有将案件简单了结,把当事人推出门去,而是充分考虑到其现实困难,通过“两进三下”机制,到现场开了听证会,把案子带到现场,让邻里亲戚共同参加,释法说理整个过程理性平静。
同时,检察官还为当事人争取到最大额度的司法救助3万元,当事人自愿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发生在群众身边,其中90%以上都是常见多发的案件。在对大理州犯罪结构深入研究后发现,近年来,轻微刑事犯罪已成为当下犯罪构成中的主要矛盾,新领域犯罪不断凸显,而该类新型犯罪在刑法框架内大多为相对较轻犯罪。比如,酒驾已成为占比最多类型类型,命案呈现出多数由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情感纠葛诱发的新特点。
“如果单纯采取从严打击手段,已达不到社会治理的预期效果,可能扩大了打击面,把部分轻微犯罪人员推到社会对立面,而应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大理州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董群介绍。
“检调对接”进综治服务中心是“两进三下”工作模式的一项具体要求,更是检察机关“抓前端、治未病”,让检察服务覆盖更多当地群众的生动实践。例如,大理市检察院除在南五里桥设置检调对接联系点之外,还在喜洲镇、双廊镇、下关街道吉苍社区设立“检调对接工作站”,选任乡镇网格员、联络员29名。
“作为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之一,检察机关要结合党中央要求,人民群众期盼,找准职能定位,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助推治理能力提升,这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迫切课题。”大理州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崔庆林表示。
“两进三下”开展以来,大理州检察机关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二级综治服务中心建立检调对接联系站点,对在综治中心受理的控告申诉案件符合条件的及时受理,就地调解,变群众上访为检察下访。
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就地开展简易公开听证,重点邀请乡镇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社区“两委”、群众代表等第三方参与听证评议,以群众“可感、可触、可及”的形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扩大以案释法效果、持续深化诉源治理。
据悉,自试点开展至今年5月,已经在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开展公开听证82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68件,发放司法救助金92.2万元。
网格员助力 做保护公益的实践者
去年8月,云龙县检察院接到网格员举报线索反映,云龙县多个乡镇点位涉及在“215”国道公里及“沘江”河道边随意倾倒垃圾,严重威胁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影响水体和周边人居环境卫生。
云龙县检察院立即调查核实,立案后向三个乡镇属地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对涉及污染的区域采取治理措施,行政机关回复完成整改后,检察机关继续开展“回头看”跟踪调查,发现其中两个乡镇整改后的垃圾填埋表层覆土不深,仍有大量垃圾裸露。
该院遂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请求确认怠于履职的违法行为并判令继续依法履职。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法院组织三方参与多次前往现场查看,经庭前调解后,垃圾已经全部清理。
如何让公益诉讼线索发现渠道直达基层?大理州检察机关探索在“两进三下”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员“面广、点密、扎根基层”的优势,在基层网格员中选聘公益诉讼监督联络员833人,建立信息收集共享机制,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借助外力外援、“外脑”智慧补齐检察机关在基层的能力短板,形成公益诉讼保护合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据悉,通过聘任的监督联络员共收到公益诉讼相关线索31条,立办62件。
例如,永平县一网格员发现普通大货车运输液化燃气罐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提供线索后,检察机关协调相关部门,召开公开听证会,将问题妥善解决,涉事企业认为比直接开罚单进行处罚更能接受。
鹤庆县某网格员发现相关的村委会在有关信息公示中,没有做技术性处理就把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这些敏感信息公诸于众,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后,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有效快捷的解决问题,化解风险,收到很好社会效果。
大理市检察院到石块村委会对杨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进行相对不起诉公开宣告,邀请相关单位及村委会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参加,并由公益诉讼检察官现场开展法治讲座,既给违法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又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的效果。
监督权延伸 做特殊人群的守护者
民之所望,心之所向。时代赋予新的考卷,检察答案也正在写就。
“两进三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未保员”+“志愿者”+“检察官”的永平帮教新模式也逐步清晰,这正是永平县检察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下网格的积极探索。
大理州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在网格员中选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络员,通过对网格员进行知识培训、定期工作联络、重点人员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对接“12309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开展检察监督。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下网格工作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涉罪未成年人考察帮教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径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社区治保主任、政法委员及网格员拥有人、地两熟优势,在帮教过程中他们及时了解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状态及其家庭监护教育情况,协助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监管帮教。
例如,自去年以来,永平县检察院持续对2021年以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27名未成年人进行回访帮教,整合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讲、心理疏导等,让涉罪未成年人的身边人参与之后,帮教的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
此外,落实家庭教育指导、督促监护令、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
目前,全州已聘请网格联络员509人,协助检察官下沉到网格、深入到社区,对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及时回访,召开多次法治宣传会和家庭教育指导会,结合“送法进校园”全覆盖,提升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惩戒矫治效果。
继续依托基层综治服务中心和网格化管理单元,大理州检察机关将及时总结开展“两进三下”工作经验,高效处理网格平台反映的问题和案事件,加强对类案系统性问题的排查整治和风险防控,实现群众控告举报、涉检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受理和接待、第一现场回复和化解,努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大理检察版。
开屏新闻记者 邓建华 图为供图
一审 邓建华
责任编辑 胡巍
责任校对 吴龙贵
主编 邓建华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