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消防救援局、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国资委联合印发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政策降低充电服务费用,减轻群众充电负担,进而减少电动自行车进家停放充电的风险。开屏新闻记者走访昆明一些小区发现,除了以往存在的“飞线”问题,虽然不少小区都已安装了智能充电桩,但还存在充电贵、退费慢、服务差、额外收取保管费等问题。
2元充不满3元浪费
曙光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后,院坝里安装了充电桩,小区里拉“飞线”充电的情况减少许多。
居民王先生表示,扫码充电1元可以充3个小时,通常情况下充满一次电需要8个小时左右,如果支付2元会充不满,支付3元又有点浪费。他一般会计划好第二天的行程,如果要去的地方多、行程多,就花3元充满,这样用下来会比较划算。
“我看见过有人用‘包月卡’,但充电站处没有任何提醒,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办的。”王先生说。
充电贵、退费慢、服务差
位于盘龙江边的江滨西路56号院,也有智能充电桩。
有居民表示,智能表箱会根据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不同情况区别充电。通常情况下。1元可以给72伏20安的电动自行车充电1.5个小时,充满一次需支付6元;而48伏12安的电动自行车,1元可充2个小时,充满需4元。“感觉这个收费标准比其他一些小区高了。”该居民说。
另有居民表示,他付费3元充电后,出现过未供电的情况。由于是无人值守的充电桩,钱被划走后,不知道找谁咨询,也没收到任何解释。他尝试拨打客服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后来通过网络查找到这家公司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过去才得到答复:钱会退的,只是要等等。直到第二天,这3元才退回给他。“感觉这样的充电桩充电费太贵,服务也差。希望智能充电桩能更好地为广大业主服务。”这位居民说道。
数量少、不够用,晚上才能充电
位于船房新农村11号旁的船房水星温泉户外电动充电桩无人管理,实行扫码充电。一用户表示,该地1元可以充电3个小时,给车子充满电需要3元左右。充电过程中如急需用车,充电中断后,平台会将剩余充电费用退回用户账户。
但该充电处存在充电场地太小、充电桩数量有限、排队充电的情况,而且充电设备偶尔还会故障,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就更长了。
也有用户表示,以前电动自行车晚上会放在停车场,每月停车费固定30元,充电需额外付费。现在有充电桩了,晚上可以在此充电放置,比之前划算许多。
环城西路社科院小区使用的也是智能充电桩,居民同样面临偶尔找不到充电位置的情况,得晚上来才有充电口。
充电还得交保管费
在江岸小区三期,一位住户告诉记者,小区电动自行车保管站一般充一次电2元,如遇电动自行车电池跑干的情况就是5元。其表示,他们小区充电是以电动车功率大小计费,如果电动车功率在0至210瓦为0.34元/小时,260至300瓦是0.46元/小时。以此类推,功率越大,费用越高。
“目前来说,我们小区的收费还是合理的,就是每次需要交两块钱的场地费(保管费)。而我上班的顺城那边,场地费五六块,充电费另算,随随便便充一次电就需要六七块。一些位于商业体的洗车场,去洗车停车都是免费的,怎么电动(自行)车充电还要额外收场地费,不划算。”该名住户表示。
江岸小区二期住户孟先生说,他平时充电也是去小区电动自行车保管站,一般是3元充电8小时,“小区充电收费标准不合理,现在的电费才0.45元1度,而我们充电一次最多两度电,成本1元不到,收费翻了好几倍,太贵了,而且去保管站还要加收3元保管费。”孟先生还表示,他认为按电量来计费更合理,可以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在路边以免交保管费。
电费只占所有成本50%
那么,为何充电桩充电的收费会高于居民电价呢?记者联系了一些相关公司,但他们都回绝了记者的采访。
昆明电精灵充电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公司的充电设施定价标准是电费加上一定的服务费,通常客户看到的是一个综合的价格,而不是分开计价的。有很多充电桩设施是公司自投自建自营的,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建设成本、设备成本、后期维护成本,最后就是电费成本,电费在所有成本里面占到了50%左右。
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场上充电定价一般在0.3元/小时,而且充电设备的设定是用多少付多少,余额会返还到使用者的支付账户。
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有标准吗?
记者了解到,根据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部署,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的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对暂不具备电量单独计量条件的充电设施,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推动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抓紧进行改造调整。
居民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应按居民合表用户电价计收充电电费。居民住宅小区以外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用电,按其所在场所电价政策执行。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按照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公示充电电价、服务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实习生 徐朝欢 李富艳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