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9月6日至9月7日期间,2024“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系列活动 “知名电影人大理行”走进了“天然摄影棚”大理,来自全国的影视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音乐人、非遗传承人以及媒体记者等实地调研大理影视产业发展现状,深度体验大理“诗和远方”的魅力。
9月6日,百余名电影人来到了《去有风的地方》拍摄取景地——大理有风小院。
有风小院位于苍山脚下的白族村落凤阳邑,虽然已经入秋,但四合院院内仍旧满眼翠绿,各色的鲜花,饱满的多肉装点着每一处角落。小院各个房间精致文艺,其独特的土木建筑风格也吸引了众多电影人的目光。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洱海生态廊道,漫步在洱海边。在心邸咖啡,电影人们畅谈电影梦想,分享创作经验,身临其境体会洱海的绝美风景。咖啡店窗外一阵阵微风轻拂,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新人,在这里留下山盟海誓。从古城到村庄,从洱海到田野,咖啡,已然成为了大理生活的一张标签。
9月7日早上,电影人们沿着烟雨朦胧的环湖东路来到了大理海东的网红打卡地——理想邦。理想邦被称为大理的“圣托里尼”,顺着自然山势而建,与洱海里的金梭岛遥相呼应。从出发时的烟雨蒙蒙到晴空万里。远道而来的电影人们置身于眼前波光粼粼的山光湖色,纷纷在美景中打卡留念,将大理的美景收入囊中。
9月8日,电影人们继续着他们的行程,在苍山洗马潭,电影人们沉浸式体验壮美的、自然风光,亲眼欣赏苍山的物种多样性;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中,2003版《天龙八部》的剧组时隔22年重新回到这里,感叹着时间的流逝;在喜洲白族大院中,他们体验白族三道茶、扎染,大理的民族风情深深地打动着他们……
从影视拍摄地,到网红打卡点,再到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三天时间的大理行中,记者听到电影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太美了”。电影人们一路上不停交谈,相互分享,相信这次调研行也为了他们带来了不少收获。
开屏新闻记者也在这次电影周期间采访到了几位不同行业的嘉宾,看了在深度体验了大理生活方式后,他们对于大理与电影,有什么想说的,一起来看↓
国家马拉松队教练
云南省长跑马拉松主教练
张国伟
大理的民族风情是独特的,比如白族的服饰、习俗等等。我们以前看的电影《五朵金花》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题材。同时,无论是大理的山,还是水,都是很美的,都是有待我们去挖掘的,我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更多来自大理的电影。
著名演员
赵晓明
我已经不只是一次来大理了,我十多年前就在这拍过一部电视剧叫《金凤花开》。实地拍摄出来的作品,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真实感。大理就是天然的摄影棚,你需要的任何景色在大理都能够找到,而且大理还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
大理州乡村CEO
赵勇志
作为一个大理人,我觉得大理生活很舒适,然后它不仅有风光秀丽的这些美景,更重要的是这里独特的乡土人情和民族风情。像现在很多人来大理不仅只是打卡,也会来体验大理的民族风情,感受当地人生活方式。期待通过这次的电影节,让大理的文化更好地向外传播,让更多人爱上大理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来大理生活。
2003版《天龙八部》总监制
王鹏举
时隔22年回到《天龙八部》的拍摄地,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还记得当年天龙八部影视城仅仅六个月就设计建造完成了。因为大理特殊的山、特殊的水、特殊的云和特殊的民族风情,成就了《天龙八部》,使得它独具特色,享誉海内外。这些年我也不断推荐同行们到大理来拍摄。
时隔22年重回影视城
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旦真旺甲
大理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本地人都特别真诚、热情。不管是电影人,还是音乐人,全国各地很多艺术家都会来大理感受生活、寻找灵感,甚至在大理定居,这就是大理的所散发的魅力。
表演艺术家
祝希娟
第一次来到大理,没想到大理这么美,而且这里的人都对我们非常的热情,他们耐心地教我们扎染的步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样热情美丽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拍摄场地,希望大理的文化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历时5天,2024“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落下了帷幕,但影动大理·永不落幕的电影周活动将会一直继续下去。大理将从今年9月起,每月精选放映1部经典影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影片主创团队与观众一起观影互动,进行常态化观影交流,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影周。
开屏新闻记者 郭明鉴 杨维琦 马雯 史子昊 实习生 徐世家 袁瑜 王彬 李秋玲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