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观察|直播间里的“避坑指南”,你get了吗?
开屏新闻 2024-09-29 22:22:50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近日,一纸针对“疯狂小杨哥”运营主体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将直播带货乱象再次推到了大众面前。

此前,三只羊公司受广州市美诚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在直播间推介“香港美诚月饼”时,宣称“香港美诚是一家专门做高端月饼的大品牌,已经做了将近20多年”,并不断强调“美诚的、香港的、高端的月饼”等卖点,最终被认定为构成虚假、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相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对三只羊公司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的行政处罚。“三只羊”月饼事件无疑敲响了直播带货行业的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直播带货行业规范发展的强烈关注。

分割线

【现象观察】

直播带货乱象丛生

“9.9元秒杀高端耳机”“19.9元带走一箱零食”……点开直播间,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令人心动的超低价格,以及主播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和展示,都深深地吸引着屏幕前的消费者。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消费的兴起,直播带货凭借其直观、互动性强的特点,迅速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兴电商模式。

(采访传编辑)从“三只羊”事件看直播带货乱象,直播间里的“避坑指南”,你get了吗?3.png

然而,在巨大的市场利益驱使下,部分主播和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利用直播带货的模式,进行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

(采访传编辑)从“三只羊”事件看直播带货乱象,直播间里的“避坑指南”,你get了吗?.jpg

“我在直播间看到主播穿那款羽绒服特别修身,颜色也好看,当时一下子就心动了。”市民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向开屏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在直播间购物的遭遇。去年冬天,杨女士在一个短视频平台的直播间里看到有主播在带货羽绒服,虽然价格不算便宜,但模特穿上身的效果确实不错,再加上主播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讲解,杨女士心动不已,毫不犹豫地下了单。

(采访传编辑)从“三只羊”事件看直播带货乱象,直播间里的“避坑指南”,你get了吗?1.jpg

然而,当满怀期待地收到商品后,杨女士却大失所望。“这件羽绒服摸起来一点也不像羽绒材质的,版型也和主播介绍的不太一样,感觉更像是棉服。”杨女士说,后来朋友看了也告诉她,这件衣服根本算不上是羽绒服,就是一件很普通的棉服,价格还被虚标了。随后,杨女士找到了客服进行协商,由于客服的态度比较好,最终杨女士将商品退回。

除了商品质量与宣传不符外,直播带货过程中还存在着夸大宣传、利用虚假优惠诱导消费等问题。市民魏女士是一位资深网购爱好者,平时也经常在直播间里购买商品。她告诉记者,有些主播为了吸引眼球,在直播的时候会刻意使用美颜、滤镜等效果,或者利用灯光、角度等方式,让商品看起来比实际情况更加精致、更有质感,以此来迷惑消费者。“我之前在直播间里买过一个桌面收纳盒,看直播的时候觉得大小挺合适的,结果收到货之后才发现非常小,只能放几个耳塞、耳饰。”魏女士无奈地说:“与此同时,商家还会在商品图片上耍一些小心机,放的都是正常尺寸收纳盒的图片,实际商品却是迷你版本,不仔细看商品详情页根本就发现不了。”

分割线

【消费者】

直播购物这样“避坑”

虽然在直播间购物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坑”,但也有一些消费者在不断“踩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市民申女士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网购达人”,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已经很少在直播间“踩雷”了,秘诀就是“多看、多想、多留心”。“现在很多直播间都开通了评论和弹幕功能,我会先看看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尤其是一些‘过来人’的购物经验分享,很有参考价值。”申女士说:“下单之前,我还会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包括商品材质、规格参数、售后服务等信息,毕竟‘眼见’不一定为实,主播说的话也不能全信。”

除了谨慎下单,申女士还特别强调了保留证据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在直播间抢购了一款限量款的包包,收到货后发现做工很粗糙,明显是假货,就去找商家理论。”申女士表示:“商家一开始百般抵赖,我就把直播间截图、商品链接、聊天记录等证据都发给了他,最后商家才答应退款。”

大学生小李则分享了自己在直播间维权的经历。“之前我在一个直播间买了一套运动服,结果收到货后发现衣服的尺码和主播描述的不一样,根本就穿不了。”小李说,“我当时就联系了客服,客服让我提供直播回放作为证据,还好我当时随手录屏了,最后商家才同意给我退货退款。”小李坦言,直播间维权确实比传统的电商平台维权要麻烦,因为很多证据转瞬即逝,所以消费者在观看直播和下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去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对直播间画面进行截图或录屏,保留直播间链接、商品链接、支付记录、与商家客服的聊天记录等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这些证据将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分割线

【律师解读】

维权存在一定难度,消费者应理性购物

“三只羊”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直播带货行业存在的乱象,也给广大消费者敲响了警钟。面对直播带货中出现的维权难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记者就此采访了在云南法律行业从业的汤颖律师。 

针对“三只羊”事件中主播和商家的责任划分问题,汤颖认为,带货主播在此次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广作用,主播不仅要确保所宣传商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还要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承担责任。若主播明知或应知商品存在虚假宣传或质量问题而仍然进行推广,主播应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对于商家而言,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要向消费者退还货款,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情况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汤颖指出,直播带货的特殊性导致消费者维权存在一定难度。“直播带货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相关证据容易灭失,消费者取证难、维权成本高。”汤颖建议,消费者在观看直播和下单的过程中,要增强证据意识,及时对直播间画面进行截图或录屏,保留直播间链接、商品链接、支付记录、与商家客服的聊天记录等,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汤颖提醒广大消费者,网上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仔细查看商品信息,理性消费,不要被直播间营造的紧张氛围所影响,更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冲动消费。同时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维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三只羊’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直播带货行业需要更加规范、透明。”汤颖表示,“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积极维权,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开屏新闻记者 蓝灏 张田睿 实习生 陈红梅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陈洁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