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法院:情满雪域十五载 山河共鉴援藏情
开屏新闻 2024-11-07 17:20:22

云南迪庆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省唯一紧邻西藏的州市。云南高院集全省法院合力,“三管齐下”推动审判执行、人才智力、物资装备迭代升级,形成了审判业务、人才智力、教育培训、物资装备、文化生活、信息化建设“六结合”的援藏工作格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15年的援助在迪庆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法治梦的壮美画卷。

加强组织领导

对口帮扶确保援藏工作质效

云南高院党组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立足司法职能,以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姿态,精准援藏、系统援藏、长期援藏,全面提升对口援藏综合效益,形成高位推进对涉藏地区的对口援助态势。

2023年11月,云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应杰深入迪庆两级法院实地调研,并看望援藏挂职干部。2010年以来,云南高院4次召开援藏工作座谈会,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牵头对口援助迪庆法院的昆明中院、曲靖中院、红河中院、玉溪中院、楚雄中院、大理中院、普洱中院、临沧中院、保山中院等九家中院上下联动、统一行动,以人才智力援助为龙头,以审判业务援助为抓手,以物资装备援助为支撑,凝聚合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新格局。

2021年,云南高院出台《关于支持迪庆州两级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明确云南高院作为牵头单位,昆明、红河、曲靖、大理、玉溪、楚雄等六家中院分别对口支持迪庆州两级法院,《措施》涵盖审判质效、人才智力、教育培训、经费物质投入、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等方面。

云南高院从“输血”到“造血”,从“硬条件”到“软实力”的提升,通过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帮助受援法院厘清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业务工作思路,通过解决典型问题促进规范类案法律适用,通过“授人以渔”增强迪庆两级法院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云南高院还相继出台《关于年轻干部挂职锻炼选派管理工作意见》《云南省法院关于建立健全法院人员内部交流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对干部挂职、任职交流等作出规定,明确挂职干部可以到挂职法院任命为法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迪庆两级法院法官相对较少的困难,从制度上破解了迪庆法院的人才困境。

云南省法院对口援助建立起了常态化对接联动、专题会商等机制,各对口支援中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先后出台了对口支援实施方案,主要领导带队实地了解受援法院需求,务实推进对口援助工作,确保社会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用心用情用力

“六结合”为雪域高原浇灌法治之花

今年,是云南省法院援助迪庆法院第15个年头。15年双向奔赴,15年同向发力。

聚焦审判业务援助。针对迪庆法院工作实际,云南高院和各援助法院始终聚焦审判执行第一要务,加强业务指导和定向帮扶,帮助迪庆法院实现审判工作提质增效。高院各业务部门充分发挥条线监督、对下指导优势,通过司法统计分析、业务指导与交流等形式,推动涉藏法院审判质效稳步提升。近三年以来,高院到迪庆两级法院召开各类审判业务指导会议50余场次,为不断提高迪庆法院审判质效提供了有力业务支撑。立足区位特点,在全国较早挂牌成立“普达措国家公园法庭”,设立迪庆首个“环境资源审判补植复绿示范基地”,为守护世界的“香格里拉”保驾护航。能动履职探索符合迪庆实际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新路径,推动“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平安迪庆建设考评。迪庆州6个派出法庭全部实现立审执一体化,跨域立案全覆盖。依托巡回法庭采用法律咨询、流动受案、就地开庭、现场调解的方式,构建覆盖乡镇、村(社区)的便民调解网,在涉藏地区形成“横向到边覆盖辖区村组,纵向到底直到群众家门”的司法服务格局。

聚焦人才智力援助。对口援助工作开展以来,云南高院建章立制畅通“上派下挂”渠道,授受双方人才“顶岗互派”“跟班锻炼”,高院先后派出13名业务骨干到迪庆两级法院挂、任职,各州市援助法院先后选派56名干警到迪庆三县(市)法院挂职,迪庆中院选派2名法官到省高院挂、任职,辖区基层法院先后选派23名干警到对口援助法院跟班学习,形成良性互动。迪庆两级法院干警不断强化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聚焦教育培训援助。针对迪庆法院培训能力不足、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云南高院和各援助法院坚持实用实战导向,充分运用组织讲师团实地授课、委托培训、挂职锻炼、组织远程视频交流学习等方式,培训援助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高院先后针对迪庆法院组织开展援藏培训14期,共1550人次参加培训,各州市法院组织迪庆基层法院345人次到高校参加培训。充电赋能加快了法官干警的迅速成长,一批青年法官脱颖而出,并获评全国法院先进个人、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聚焦物资装备援助。云南高院和各对口援助法院充分发挥援藏物资装备的支撑作用,帮助迪庆法院换档升级。高院启动援藏工作以来,截至2024年10月,迪庆两级法院到位对口援藏资金共计8586.97万元,主要用于迪庆两级法院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审判技术用房维修改造、业务装备购置等费用的开支,使得迪庆两级法院审判业务和交通工具提档升级。

聚焦文化生活援助。云南高院加大迪庆法院文化建设指导力度,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新途径新方式,以党建文化为引领的一系列法院文化载体不断充实壮大,进一步增强法院文化凝心铸魂的作用。高院还针对迪庆法院工作重点与亮点,有的放矢召开新闻宣传联合主题“云上”视频策划会,邀请媒体专家精准建言献策,讲好新时代迪庆法院好故事。

聚焦信息化建设援助。针对迪庆法院起步晚、基础差的现状,云南高院和各对口援助法院帮助迪庆法院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对标先进大胆实现“弯道超车”,为提升迪庆法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更好发挥信息技术赋能作用提供有力支撑。迪庆两级法院建成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指挥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数字化审委会会议室,通过几年探索运用,迪庆两级法院信息化工作已呈现出“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新格局,为审判执行工作提速。

赓续援藏精神

在交流互动中凝智聚力谋发展

15年来,云南各地法院的一批批援藏人员带着深情、带着专业、带着憧憬,奔赴迪庆,把异乡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援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来自高院刑二庭的三级高级法官邓会是一名刑事审判领域的老兵,2024年她到香格里拉市人民法院挂职担任副院长。挂职期间,她发挥从事审判工作以来一如既往的精准性与规范化,一丝不苟地抓牢抓细立案、审判到执行各环节,她分享自己撰写的优秀案例及文书,落实好阅核制,不断进行有益的诉源与执源治理探索。

援藏干部们继承和弘扬“援藏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同迪庆法院干警一起,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为迪庆法院高质量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全省法院挂职援助干部为涉藏地区注入了新鲜血液、送来了先进经验、点燃了希望;你们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办事作风实,以主人翁的姿态在迪庆两级法院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帮起来、干起来,表现出极强的责任意识和系统观念,在迪庆两级法院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聚力献智,倾注了汗水、贡献了力量,在雪域高原火热实践中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迪庆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宇在2023年援助挂职干部总结会上动情地说。

书写忠诚担当

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长期以来,迪庆两级法院用好用活《关于支持迪庆州两级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抓好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紧紧围绕努力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标杆、世界的“香格里拉”目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忠诚履职,着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4年,德钦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相对薄弱法院后,云南高院针对德钦法院在政治建设、业务能力、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基础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弱项短板,通过条线指导、下沉座谈、争取党委支持,共同研究解决制约德钦法院长远发展的综合性源头性问题,明确了“脱薄”思路、“脱薄”目标及期限。

迪庆两级法院在“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中有力有序、稳步推进。海拔4600米雪域之巅、生命禁区滇川交界地区虫草山“百年资源利用纠纷问题”得到实质性化解。梅里雪山雨崩村违建整治,取得了无一例行政诉讼案件的诉源治理“德钦范式”。石卡雪山景区重整审理时间最短,清偿效果最好,打造了营商环境的“香格里拉名片”。通过诉前、诉中、诉后“三层过滤”的“法院+N”多元解纷机制,迪庆法院铸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如今的迪庆中院不仅是全国优秀法院,还连续两届保持“云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在2010年以来厚厚的荣誉簿上,迪庆两级法院获国家级表彰1人,受省部级表彰集体3个、个人9人,受州市级表彰集体9个、个人25人,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学全、全国模范法官鲁茸培楚等一批先进典型,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的新风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杨帆 陈子英)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林舒佳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