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直播间守护食品安全需要“过三关”
开屏新闻 2025-01-20 09:12:45

随着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公众只需看看直播、动动手指,远在他乡的食品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新业态新模式为食品消费开辟了新赛道。然而,某些头部主播通过售卖劣质食品、虚假宣传等手段欺骗消费者,并从中获取巨额收益,引发舆论重点关注,依法守护直播间内食品安全刻不容缓。(1月19日《法治日报》)

有报告显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购物品类偏好中,美食占比达53.8%,位列第一梯队,可见美食在直播带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然而,直播间内也出现了以次充好、缺斤少两、违法勾兑、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食品安全问题,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威胁到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直播带货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生产商、代理商、运输方、销售方等,每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直播间处于关键的中间环节,连接了供货与消费,将食品推荐销售给消费者,从中赚取佣金,理当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重大,不容有失,监管部门应强化执法,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同时,直播间作为获益者,亦有责任守护食品安全,也需“过三关”。

首先是“质量关”。食品是刚需消费,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直播间必须把好质量关,严格筛选产品。食品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处于品类繁多、厂商众多、品牌林立、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且食品供应链很长,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往往要经过多个环节,选品难度很大。直播间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时,不能只看佣金率,需要谨慎小心,筛选资质齐全、供应无虞、质量可靠、品牌优良的厂商,做好抽检、验品工作,防范低质伪劣食品。

其次是“流量关”。直播带货是流量经济、眼球经济,一般而言,直播间的流量越大,能够吸引更多粉丝关注,那么销售情况就越好。如此一来,部分直播间在推荐产品时,追求“流量至上”,为了吸引眼球而炒作噱头、夸大事实、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买到的食品货不对板。因此,直播间需要克制流量冲动,不能一味吸引眼球而毫无底线,应遵循真实、透明原则,将食品情况如实告知粉丝,凭借良心、品质赚取流量利益。

再次是“销量关”。按照直播带货商业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直播机构利润、主播收入均与销量挂钩。为了促进食品销售,部分直播间、主播不惜采取低价竞争、夸大其词、刷单、先涨后折等手段,诱导粉丝下单,以冲击销量目标。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使得厂商、消费者权益遭到侵犯。因此,直播间不可盲目追逐销量,应秉持优质优价、诚实守信的市场准则,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以品质、口碑换取销量。


作者 江德斌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