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近日,“湖南湘乡一位82岁老人将自己的建议写在烟盒上,并被地方立法机关采纳,最终写进食品安全条例”的新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张写满建议的锡纸原件,已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湖南实践展”收藏。(3月5日央视网)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如此“不正规”的建议,为何会被采纳?通常情况下,政府向社会征求意见都有专门的渠道和规范要求。在电子政务日益普及的今天,电子邮件和网络平台已成为收集民意的主要方式,书信建议已较为少见。如果仅从形式上看,“烟盒建议”能够被采纳,确实令人意外。
然而,这条建议虽然形式不够规范,却直击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普遍问题。老人关注的过期食品流通隐患,恰恰揭示了当前市场监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商超货架还是街边摊点,临期商品的管理规范始终存在执行盲区。此外,老人还提到了生产日期标注混乱等问题,这些都是贴近民众生活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建议内容简短、表达不够标准,但字字句句都反映了基层民众的心声。这一看似偶然的个案,实则暴露了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这位老人不因年事已高或文化水平有限而放弃建言献策,生动体现了主人翁精神。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治理的今天,老年群体常被视为“数字难民”,他们的声音往往被技术鸿沟所淹没。然而,这位老人用最原始却最真挚的方式,打破了年龄与学识的限制,诠释了公民参与的真谛。这种跨越代际的公共参与,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鲜活写照。老人积极建言的态度,值得每一位普通民众学习。
相关部门采纳这条“烟盒建议”,则彰显了广纳贤言的开放态度与决心。从建立“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到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制度化保障,再到认真研读和回应每一条有价值的群众建议,这些举措都体现了构建更具包容性治理体系的努力。如今,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观点、贡献智慧。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地方两会,都高度重视民意收集,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规制定与修改,都离不开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
“烟盒建议”被采纳,不仅说明真正的治理智慧往往蕴藏在民间,更表明每一份来自民间的善意都能得到善待与回馈,每一个声音都能被认真倾听。这种不拘一格的广纳贤言,既体现了相关部门对民意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将群众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决心与能力。认真倾听市井之声,让普通百姓的“金点子”直通决策殿堂,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才能更加科学精准,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作者 唐传艳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