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3月11日,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中药)“补脾新时代”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科学普及志愿服务队,在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百草村展演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助力乡村文化交流。
百草村位于昆明滇池西岸,原名上马村,中草药资源丰富。1923年百宝丹创始人曲焕章慕名来到这里定居,在此采药、制药,为群众治病,传授识药采药知识,与村民结下深厚的友谊。2019年,村民为纪念曲焕章,恢复了曲焕章旧居,向游客开放,并把村名改为“百草村”,发展中药文旅产业。
昆中药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传承着百宝丹的生产技艺和产品。1955年11月曲焕章妻子缪兰英把百宝丹秘方给昆明市人民政府,由昆明制药厂(今昆药集团)生产。
1956年1月27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发文批准将原“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更名为“云南白药”,“曲焕章父子百宝丹”继续称“百宝丹”。
1970年12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卫生局批准百宝丹由昆明市中药制药厂(昆中药的前身)生产。1971年6月1日,利用弥勒寺新村140号昆明制药厂五车间的原址正式成立云南白药厂(今云南白药集团),生产云南白药,满足群众需要。
1985年3月25日,曲焕章的儿子曲嘉瑞担任昆明市中药制药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指导生产百宝丹。后来,曲嘉瑞离任,但是直到如今,百宝丹仍然是昆中药的骨干产品。
展演中,昆明市西山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姜秀英和阮云,演示了手工搓蜜丸。山楂、六神曲、炒麦芽3味云南地道药材,制成细粉,经过和药、碾条、压条等几个步骤,药粉转眼变成了丸子。制药技术和技艺展示得淋漓尽致。观众纷纷上前体验这一古老的技术。
本次活动设置了有奖识药,山药、茯苓、砂仁、扁豆、莲子、薏苡仁、陈皮、甘草、当归、香附等常见药材,摆放在桌子上。讲解员为观众一一介绍它门的产地、生长环境、功能作用和鉴别知识。志愿者还为来宾讲解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等了常用中成药的主治和使用注意事项。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会长相关负责人说:“普及昆明本地的中医药知识和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前,乡村群众正需要这种可见可体验的普及活动。”
开屏新闻记者 李松梅 通讯员 杨祝庆 摄影 王云鹏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陶彦然
责任校对 刘阳明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