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4月15日,经历了两个月的“心脏保卫战”,敖先生(化名)终于要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康复出院了。这位合并多种危重症的复杂心脏病患者,在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药学部、中西医结合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团队协作下,成功完成了复杂心脏联合手术并突破康复瓶颈,也创下了省内复杂心脏病治疗周期新纪录。
他的心脏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
敖先生身高160厘米,体重超过了90公斤,加上长期吸烟、熬夜、缺乏运动,心脏早已不堪重负。2024年2月,他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被送往富源县当地医院,但因严重的肺部感染无法手术。今年2月14日,敖先生被转入省一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时,他的病情已陷入恶性循环,心脏衰竭导致肺部淤血,严重肺炎又加重了心脏负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生命体征极度不稳。
“他的心脏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体积是正常人的1.5倍,冠状动脉多支血管堵塞90%以上,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还合并房颤、血栓、肝肾功能损伤......”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曹宇表示,患者的情况根本无法进行手术。
历时近2个月闯过四道“鬼门关”
针对敖先生的情况,省一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团队采用“靶向抗生素+免疫调节”方案,中西医结合科同步介入,两周后肺部感染好转,为手术赢得了机会。
尽管可以手术,但也对医生提出了极高的挑战。3月3日,经过9个小时的持久战,曹宇医生团队用患者自身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搭建了2条“生命桥”,疏通了堵塞的冠状动脉。同时,置换病变的二尖瓣机械瓣,修复三尖瓣,并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房颤,缝合扩大的左心耳预防血栓。
术后当晚,可以说危机四伏。患者先出现了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心脏泵血量仅为正常人的1/3,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当机立断启动ECMO(人工心肺机),与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组成“生命双保险”。但危机还在接踵而至,患者股动脉穿刺处突发大出血,医生连夜实施止血;针对下肢血栓,团队又紧急抗凝、溶栓......最危急时,患者同时连接ECMO、IABP、呼吸机、深静脉等12条生命支持管道。
患者情况稳定后,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内科、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至4月14日出院时,敖先生心脏缩小至正常大小,体重减轻15公斤,从卧床吸氧到能独立行走。
多学科协作与先进技术助力生命奇迹
从术前感染控制、术中循环支持到术后并发症处理,省一院多个科室实现无缝衔接,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将传统需3个月的康复周期压缩至40天,创下省内纪录。
据悉,省一院“心脏重症多学科诊疗中心”已建立标准化救治流程,每年累计救治复杂心脏病患者500余例。目前,医院已开通“心脏重症24小时急救绿色通道”。曹宇也提醒,敖先生的案例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出现以下症状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持续胸痛可能是心衰的征兆;突发胸痛应立即拨打120,黄金救治时间仅120分钟;日常进行健康管理,控制体重(BMI > 28风险倍增)、戒烟、定期筛查“三高”,及早排查健康隐患。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刘阳明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