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学艺术馆五·一公益研学活动圆满落幕
开屏新闻 2025-05-03 23:11:33

2025年5月2日-3日,云南文学艺术馆在五·一期间成功举办“云南故事·美育润心”系列公益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共招募60余名学生深度参与。此次活动以“行走的课堂”为核心理念,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带领同学们深入感受云南文学与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云南文学艺术传承的种子在此播撒。

微信图片_20250503223605.jpg

本次公益研学活动旨在全面落实“美育浸润行动”、深入贯彻“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引导参与者深入感受云南文学与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创造力与人文情怀,助力文化自信的培养与传播。通过整合场馆资源与社会资源,构建“行走的课堂”,培养青少年自信自强的文化品格,全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深入了解云南丰富的文学艺术成就,感受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激发参与者对云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进一步促进云南文学艺术教育的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从而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503223532.jpg

沉浸体验:艺术殿堂里的美学启蒙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文化地标,云南文学艺术馆始终致力于推动云南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围绕“探索新5感”主题,设计了围绕文学、美术的多元化课程,通过“史诗拼图——还原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故事,领悟千年文化底蕴”“‘滇潮’小作家计划——以童真视角创作文学期刊,为百年名刊注入新活力”“寻访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沧源崖画探秘”“甲马版画创作”“画社协作挑战”等趣味互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云南文学的深厚底蕴和云南艺术的瑰丽多彩,鼓励同学们以自由创作表达个性,让艺术成为他们最本真的语言,让云南文学艺术馆成为他们链接云南文学艺术历史的纽带。

微信图片_20250503223539.jpg

公益初心:打造没有围墙的美育课堂

云南文学艺术馆充分发挥公益属性,以公益为初心,赋能青少年未来。免费提供顶级艺术资源与专业导师团队,为7-16岁青少年搭建了美育实践平台。活动主要在云南文学艺术馆的文学、美术两个展厅开展,文学体验课以“文学展厅·文字里的山河”为主题,美术体验课以“美术展厅·色彩中的密码”为主题进行。在专业的讲解员及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展厅中认真梳理云南文艺脉络,深入了解云南的文学和美术历史,寻找《串枝连》《铜鼓王》拼图、石头上作画、创办刊物、小队合作得贴纸等新奇的体验令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创作出了充满想象力的石头画、整齐的新奇的甲马版画和富有个人特色的手抄报,通过分层教学和剧本化授课,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艺术滋养中“天真烂漫,野蛮生长”。

微信图片_20250503223545.jpg

探索路径:构建云南文学艺术美育新生态

此次活动是云南文学艺术馆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使命的生动缩影。未来,云南文学艺术馆将继续创新形式,推出更多优质公益项目,覆盖周末、节假日及重大时间节点,助力青少年文化素养提升,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为云南文学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注入新活力。近年来,云南文学艺术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举办了大量文学艺术展览展示、公共教育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云南文学艺术的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逐渐成长为公众美育普及与艺术启蒙的重要阵地。云南文学艺术馆是云南重要文学艺术活动发生地,集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对外交流、学术研究、游览参观、文化休闲功能为一体,设有文学、美术、书法、电影、电视等12个艺术门类专题展厅和临展区域,全方位展示云南文学艺术风貌。


来源  云南省文联

一审  丁星亦

责任编辑   晋娜

责任校对   李薇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陈洁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