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杜绝滥用特权要事前加强监管
开屏新闻 2025-05-14 12:09:40

据5月13日红星新闻报道,5月12日,西藏林芝一博主发视频称,其在墨脱自驾途中遇到拉警报器的救护车,车辆纷纷主动让道。没想到随后,该救护车竟停在景点,车上有人下车拍照,上路后该救护车继续拉响警报器。有车主质疑其不是急救出车,而是来旅游的,于是将其拦下质问。双方发生言语冲突,随后有人报警。

13日,记者从墨脱县公安局获悉,此事发生在4月12日,民警当时赶到后,拆除了该救护车的违法警报器,并施以行政处罚和教育。据三亚市卫健委昨日通报,涉事的琼B120BB车为隶属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民办营利性)的非急救医疗转运车,长期派驻省外,现由西藏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使用。该车辆在墨脱县存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警灯警报器等违规违法行为。目前,三亚市卫健委已责令涉事公司停业整顿,并对所属全部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从视频来看,在双方发生言语冲突的过程中,涉事救护车上的人员不仅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口出狂言称“不归你管”。其气焰之嚣张、态度之蛮横、特权思想之浓烈令人愤怒,规则意识、法纪意识、服务意识、职业道德之缺失令人遗憾。

救护车,被誉为“天使之车”,它承载着拯救生命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每一声警报的鸣响,都意味着有紧急情况发生;每一次快速通行,都可能关乎一个生命的安危。公众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会毫不犹豫地为救护车让行,这也是社会的文明与良知的体现。然而,这辆救护车的涉事人员却将救护车当作“旅游专车”,把警报声当作旅游开道的号角,把公共资源异化为私人特权。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还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社会公德的公然践踏。是可忍孰不可忍,理当认真调查,严肃处理,给公众一个交代。

值得肯定的是,事件曝光后,墨脱警方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对该事件展开调查。经核实,涉事车辆存在违法加装警报器的行为,警方当场拆除了警报器,并对驾驶员处以200元罚款及批评教育。三亚市卫健委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责令涉事公司停业整顿,并对所属全部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明显的违法行为,为何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才因视频曝光?这中间的一个月时间,是不是存在“不曝光就不调查、不公布”的权衡操作?是不是存在“捂不住了”才迫不得已采取处理措施?如果连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都不能及时调查处理,那么日常运营中的管理漏洞又该如何防范?

救护车滥用警报器出游事件,警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特种车辆的全方位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方面,应加大对非法改装、公车私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审查特种车辆警报器等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急救车辆的全周期追踪和实时监管,确保每一辆救护车都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车辆使用和人员监督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此类违规行为的再次发生。同时,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对特种车辆使用的监督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守护生命通道的良好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杜绝公共救援资源沦为某些人乱耍特权、谋取私利的工具,才能切实维护公共资源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救护车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天使之车”。


开屏新闻评论员 孙江荭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