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策划|这届年轻人,为啥都爱来昆明?
开屏新闻 2025-05-15 19:28:20

五一假期热度未消

昆明

再次携带“顶流”光环

重回到大众的视野

P1170024.JPG

日前

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同程旅行

发布《2025城市青年旅行消费报告》

解码18岁至35岁青年人群的

出行特征和趋势变化

其中

昆明上榜年轻人最喜欢的目的地

微信截图_20250513181022.png

曾经

昆明被视为游客前往

大理、丽江等地的“中转站”

但如今

它却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旅行首选


从“中转站”到“目的地”

昆明究竟靠什么拿捏住了年轻人? 

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


(一)

自然疗愈:“诗与远方”成为日常

(主图)海晏村落日(41035471)-20250512191457.jpg

昆明吸引年轻人的第一张王牌,是它“天生丽质”的自然风光与多元文化的完美融合。

微信图片_20241024150001.jpg

游客在草之桥打卡.JPG

作为“高原明珠”,滇池的四季风光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冬季红嘴鸥群舞的浪漫场景,夏季环湖骑行的自由感,以及“天空之镜”摄影体验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高频素材。石林的喀斯特奇观、东川红土地的“大地调色盘”,则以地质奇观满足年轻人对自然野趣的探索欲。

昆明干沟尾“天空之镜”景色优美(龙宇丹 摄)

登顶了,坐下慢慢欣赏.jpg

与此同时,当年轻人厌倦了逛景区的标准化流程时,昆明则用“自然即生活”的理念精心编织出了“慢生活的系统”:在这里,旅行不再只是“拍照打卡”,而是情绪疗愈。在文林街喝咖啡、在滇池绿道骑行、在长虫山看日落夜景、在滇池边的露营基地围炉煮茶的日常片段中,就能完成对“班味”的祛除仪式。

(采访传编辑)昆明观鸥季“海陆空”全方位攻略,记者带您玩转冬日浪漫,海洪湿地观鸥1.jpg

此外,四季如春的气候,也让昆明成为了“反向旅行”的优选。当北方寒冬或南方酷暑时,昆明20℃的均温,成为了年轻人“避寒避暑”的物理刚需。

微信图片_20230201185511.jpg

SKWRL7YQAHB2VKUMU1ODPRPZAOS05IJZ.jpg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的气候红利更在于“精神降压”——北方沙尘暴肆虐时,昆明的蓝天成了社交媒体上的“隐形奢侈品”;南方梅雨季发霉时,昆明人朋友圈的“阳光配比”引发集体羡慕。这样的气候差异,让昆明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应许之地”。


(二)

多元文化: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微信图片_20240501225259.jpg

若说自然景观为昆明奠定了“颜值基础”,多元文化则为它注入了有趣的灵魂。

KCLXPZQ2Q8QS4KQF9MB3LL6PERL5PWMB.jpg

在云南民族村,穿民族服装拍照、学习纳西族东巴文字、参与火把节狂欢……年轻人通过深度体验建立文化认同;官渡古镇的非遗工坊里,匠人演示乌铜走银的錾刻工艺,手把手教授云子围棋的古法烧制,让非遗技艺在年轻人的指尖重生……

昆滇风云|模范奖状印证红色历史——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沿革和变革

第36届全国荷花展览启幕 快去大观公园赏花逛吃(龙宇丹/摄)

这种“浸入式”的体验颠覆了传统旅游的走马观花。年轻人可以穿着汉服在翠湖拍大片,也能在昆明老街马家大院看话剧,昆明用包容的姿态,让每个到访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叙事角度。

_LYD3678.jpg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的小众目的地正在经历一场“年轻化的改造”。海晏村的咖啡馆、乐居村的民宿、秘境M60创意园的涂鸦墙……这些曾经被忽视的角落,正通过短视频平台吸引着更多年轻人的注意力。

微信图片_20241018095806.jpg

RH0BUPDLK8HG1T9VZOWGAIVEDRXL4MHX.jpg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年轻人开始热衷于挖掘“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隐藏玩法,这种参与式的旅行方式也进一步重构了人地关系。


(三)

味蕾圣地:一城吃遍云南烟火

微信图片_20241231160641.jpg

昆明,正以“一城吃遍云南”的美食多样性,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味蕾圣地”。

云大校园内种植了30多亩食用玫瑰花1.png

图源:@云南大学

野生菌火锅

图源:云南文旅发布1.jpg

图源:云南文旅发布

雨季的野生菌,让年轻人着迷。鲜花饼、芭蕉花炖鸡,让餐桌弥漫着“以花入馔”的浪漫气息。此外,小锅米线的酸辣鲜香、豆花米线的嫩滑暴击,都缠绕着昆明人的生活哲学。当夜幕降临,南强街夜市里,昭通小肉串滋滋冒油,傣味舂鸡脚酸辣上头;园西路的“热量核弹区”则用烤猪蹄、冰稀饭赶走年轻人的深夜EMO。

IMG_20231219_194808.jpg

图源:昆明发布

最令人着迷的是,在昆明,美食自由不需要高昂的代价。物美价廉的小吃,让“穷游党”也能吃出幸福感。在这里,年轻人不必在“精致穷”与“将就吃”间做选择,每个荷包都能找到与美味相处的最优解,都能放肆享受“舌尖上的昆明诱惑”。

(四)

交通便利:说走就走的“任意门”

IGDSDPSRZHB0ZQ6JO7BYNHEMLTTB2Q9X.jpg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昆明,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而当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特种兵旅行”时,昆明作为交通枢纽的节点价值愈发凸显。

mmexport1726368062537.jpg

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覆盖东南亚;高铁带动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1小时覆盖滇中城市群,2至3小时覆盖滇西、滇南、滇东南地区,2至5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6至11小时辐射北上广深和香港的高铁交通圈、高铁经济带,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触手可及。此外,昆明绕城高速与多条国道贯通,构建起连接东南亚的公路枢纽。这种区位优势降低了年轻人的出行成本,也放大了昆明的“中转站价值”。

昆明长水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逾300万人次

图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更关键的是,昆明用“旅游集散地”思维重构了旅行的逻辑。年轻人可以“早看滇池日出,午赴大理古城,夜宿丽江客栈”,这种“昆明+”的复合型玩法,满足了年轻人对效率与体验的双重需求。

(五)

性价比与松弛感:年轻人的“躺平圣地”

图片

图源:新华社

相比一线城市的高消费和快节奏,昆明的“低压力旅行模式”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需求,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躺平圣地”

图片3.png

一碗10元的豆花米线、人均百元的野生菌火锅、便宜的水果、免费的公园绿地,让预算有限的年轻人也能玩得尽兴。斗南花市“鲜花论斤卖”的奇观,更成为年轻人“低成本浪漫”的象征。

云南师范大学旁的三角梅盛开(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费丹艺 龙宇丹 摄影)

同时,昆明人独创的“松弛美学”,将时间拉长成治愈的刻度。翠湖公园的午后,年轻人喝着咖啡,看松鼠在树梢打盹;文林街的三角梅花瀑下,汉服少女轻摇团扇,用镜头捕捉“古风浪漫”。这种“不赶景点、不刷步数”的旅行哲学,实则是对“精致匆忙”的温柔反抗:在这里,允许自己“虚度”时光,才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图片

图源:都市时报

此外,越来越多的旅居者来到昆明,掀起一场“生活实验”。滇池畔的长租民宿、共享办公空间与独立书店的复合业态,让“边赚钱边度假”成为可能。年轻人不仅在这里实践着“地理套利”的智慧,还将更多的时间转化为好好生活的灵感,为这座城市注入更多青春的活力。

图片

图源:云南日报


说到底

年轻人对昆明的偏爱

实际上是一场对“生活本质”的追寻

在这里

自然与人文共舞

传统与创新交融

快节奏与慢生活和解

微信图片_20250318193758.jpg

而选择来到昆明

其实是选择一种更轻盈的活法

这里没有“必须打卡”的景点

只有“值得停留”的瞬间

舟亦行昆明老街送花.jpg

当踏入这片土地的刹那

恭喜你

已成功签收“美好生活”的体验装

此刻

春城阳光正好

剩下的故事

我们等你来一起书写


开屏新闻记者 何丹 整理报道

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昆明发布、三联生活周刊、昆明文旅、中国新闻社等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