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箐水涨鸡、蘸水活鱼、野菌辣糟、瓦片凉粉、石膏豆腐、茴香粑粑、火爆蚕豆、红烩白肉,菜上齐的时候刚好八碗。这是久居在外的雨露人回家一定要吃的八个菜,在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雨露白族乡,人们俗称它为白族土八碗。白族土八碗,顾名思义有八碗,是游子梦中独特的属于家的味道。“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土八碗是家里办大事或者村里婚丧嫁娶才吃得到的宴席”雨露白族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彭国松介绍到。
箐水涨鸡,取雨露大山里的甘冽清甜的泉水和自家散养的土鸡,冷水下入鸡块,水开微煮即食,此时的鸡汤鲜美、鸡肉鲜嫩,尤其是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箐水涨鸡,从舌尖到全身都充满了暖意,真的是温暖入冬的好选择。蘸水活鱼,则承载着童年的记忆,记忆里这是母亲在生火、父亲在门前的小坝塘就地取材的一道家常菜,一二条鲤鱼或鲫鱼清水下锅,原汁原味,调一个简单的蘸水,下饭又生态。野菌辣糟,可谓是百家百味,雨露的野菌辣糟喜欢用猪头肉,混合着辣椒发酵后又加入新鲜的野生菌,吃得时候,酱汁混合着菌子,一味抵百味,这也是土八碗里唯一可以跟着雨露人“远行”的一碗,这一碗可谓“有一味抵相思”。
瓦片凉粉的兴起,源于一个小小民间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帮妈妈上菜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盛菜的盘子,为了安慰孩子,母亲巧用瓦片盛出,竟吃出比平时更好的味道,一道小小的菜,便展现了一个雨露白族母亲温柔而有力量的形象。石膏豆腐,用原生石膏点制而成,简单加入小葱翻炒或者大坨水煮,都有它独特的味道,每每吃豆腐时,雨露人就用“世上有三苦,读书赶马磨豆腐”来教育孩子,从小要好好读书,才能有一方建树。茴香粑粑,用优质的大米煮熟加入茴香,在用文火煎烤,吃起来软糯香甜、绵润清香,茴香粑粑是雨露孩子儿时的零食,上学路上总会有孩子在不经意间拿出一块和小伙伴分享。多年后的某个黄昏日落时分,母亲还会叨念“你小时候,一盘根本不够分。”火爆蚕豆,选大小一样的蚕豆先用油炸,在用香醋凉拌,吃起来可谓冰火两重天。红烩白肉,则是一道包藏着老一辈人无数故事而当代人望而却步的的荤菜,优质的五花肉先焯再炒,在加入中草药熬制而成的红色颜料文煮,煮出的肉色彩鲜艳、肥嫩可口、香而不腻。
《舌尖上的中国2》中开篇就是这样一段话“不管我们情不情愿,生活总是催促着我们迈步前进。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灶火”。对于雨露人来说,土八碗就是灶火,就是流淌在记忆里的烟火味。雨露人爱吃也好客,如土八碗一样,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每一道菜都包含了白族人家的生活秘密,人们在吃中感受人世间的所有爱恨别离、感受生活的春夏秋冬。在时间的场合里,有人因为土八碗回到雨露,也有人带着土八碗的味道离开,无论是怎样的方式,无论是南来北往的人群,都在雨露的土八碗里嗅到属于自己的记忆味道。
开屏新闻记者 马艺宁
通讯员 李燕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左学佳
责任校对 柏立诚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