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肩关节“出走”五次?青少年已成复发性肩关节脱位高发人群
开屏新闻 2025-06-11 10:06:54

23岁的小李在睡梦中翻了个身,熟悉的 “咔嚓” 声再次响起,他的右肩又脱位了......这个场景,在过去两年里已经上演了5次。
小李因癫痫继发关节松弛,两年前癫痫发作摔倒导致右肩初次脱位,此后如同被施了 “魔咒”,日常活动稍不注意就会复发。

I6A1SIXTTURB67PWVX72H7NUKIKTCJ8S.jpg

无独有偶,21岁的小蔡6年前在篮球场上一次激烈碰撞后,右肩每年至少脱位一次,直到近期才到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就诊。

青少年为何易 “脱臼”?

骨科(创伤、关节、运动医学)主任甘煜东介绍,青少年已经成为受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困扰最深的人群。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一个关节,几乎可以进行360度旋转,让我们轻松完成投篮、高举、后伸等动作。但是和灵活相对的,它的稳定性也较弱。”甘煜东介绍,青少年正处于生长高峰期,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肩关节盂窝更浅、韧带也相对松弛,加上本身缺乏锻炼肌力较弱,在剧烈运动时稳定性本就不足,也成为了肩关节脱位的高发人群。
除了生理结构因素,强大的外力冲击也是导致肩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尤其在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中,青少年很容易因受到直接撞击引发脱位。还有部分青少年存在先天性关节松弛症,这类人群即使在轻微外力作用下,也比常人更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

反复脱位不止“复位”那么简单

患者小蔡第二次、第三次脱位后都自行复位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几乎都是脱位三四次、四五次以上的。

CRV6AYZGPLCQNRRXO0SER2BYXC3VLXA0.jpg

甘煜东表示,肩关节反复脱位,会破坏肩关节的 “安全扣” 结构,导致关节囊“越来越松”,也因此多次脱位时痛感也没有那么明显。除此之外,还会引发关节软骨的磨损和关节盂唇的损伤,导致关节盂对肱骨头的包容性降低,使得肩关节更容易发生脱位。这些病理改变会逐渐累积,使得肩关节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因为关节的反复脱位,一些青少年被迫告别热爱的运动,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在日常活动中肩关节也容易出现脱位,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医生:发生二次脱位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甘煜东强调,对于初次脱位且没有骨性损伤的,可进行保守治疗,比如采用物理治疗配合支具固定。但如果一旦发生第二次脱位,就需要做手术了。“部分家长和青少年担心‘动刀子’ 的风险,更倾向于保守治疗,导致许多需要手术的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实际上,目前通过关节镜技术修复盂唇损伤,重建‘保险带’结构,术后半年多数患者能恢复运动能力。”

ODMKVTMIJE2PNL18XQK6KHXGCD9WAICB.jpg

与膝关节相比,医学对肩关节的认识较晚,肩关节镜的快速发展只有10~15年,很多医院都于近年才开始开展该技术。要在关节腔内完成精细操作,医生不仅要掌握复杂的解剖结构,还要具备良好的空间立体感和手眼协调能力,对医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已常规开展Bankart损伤、 Hill-Sachs 损伤关节镜手术,多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青少年患者在这里得到治疗。
作为经验丰富的关节镜手术医生,甘煜东仍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他呼吁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增加户外锻炼时间,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肌群强化训练,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在进行一些对抗性运动时做好防护。“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关节,才能更加酣畅地享受运动的快乐!”

MVCCM24GG3QRMG2LIWM8T41KKKRSB42P.jpg

专家简介:

甘煜东

骨科(创伤、关节、运动医学)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公派访美学者,政协委员,曾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

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股骨头坏死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循环与骨坏死学组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审稿专家等。
擅长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股骨头坏死、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距腓前韧带损伤等,常规开展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以及肩、肘、髋、膝及踝关节镜微创技术,对复杂多发韧带损伤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10篇,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科研标兵”等称号。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文 昆明市延安医院供图

一审 彦媛

责任编辑 刘连红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