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我们每个人的心脏里都有一个“奔驰门”—主动脉瓣,一滴血都要经过它流到全身身体才能正常运行。着年龄增大,这扇“门”会逐渐老化,“打不开”或“关不紧”,心脏超负荷工作,随时可能“罢工”停跳。
近日,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与麻醉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同合作,再次为一名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瓣膜置换术,让患者即将“罢工”的心脏以及“心门”重新恢复正常工作图片图片
前不久,62岁的赵先生(化名)因频繁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便到当地医院就医检查,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肺部问题,没想到检查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心脏彩超显示他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就像一扇生锈的铁门,只能勉强打开一条缝隙。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赵先生最终从曲靖辗转至昆明寻求进一步治疗。
主动脉瓣打开时
在亲友的推荐下,他慕名来到昆明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叶金善主任为他安排了详细检查,心脏彩超显示:他的主动脉瓣口面积仅剩0.97cm²(正常应为3—4cm²),跨瓣压差高达74mmHg,并伴有明显左心室肥厚。“这些数据表明,赵先生的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叶主任解释道,“由于主动脉瓣严重狭窄,心脏每次搏动都需要更大的力量泵血,长此以往,心脏功能会逐渐衰竭。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胸痛、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更令人担忧的是,赵先生还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轻度肺动脉高压,这使传统开胸手术的风险大大增加。针对这一复杂情况,叶金善主任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医学影像科等专家进行深入讨论,在全面评估病情并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意愿的基础上,多学科专家团队最终为赵先生制定了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这一微创手术虽然听着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极具挑战,在导丝、导管等器械的反复刺激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这要求术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在麻醉科团队的护航下,叶主任通过患者的股动脉建立微创通道,在影像设备精准引导下,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通过导管送到原有心脏瓣膜的位置。随着球囊的精准扩张,新植入的人工瓣膜即刻发挥作用,完全替代了原先受损的主动脉瓣膜,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闷症状明显好转。“之前走几步就喘不上气,现在感觉呼吸顺畅多了。”赵先生欣喜地表示。
据悉,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微创心脏瓣膜置换技术,特别适合高龄、高风险或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主动脉瓣疾病患者。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TAVR无需体外循环,仅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即可完成瓣膜置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为更多危重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主动脉瓣狭窄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若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或心绞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昆明同仁医院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陶彦然
责任校对 刘连红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