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菌专家妙语解读“一朵小蘑菇”如何迈向“千亿级”产业
开屏新闻 2025-06-26 16:41:45

近日,又一期“彩云英才荟”高层次人才服务与交流活动在昆明市“百里·春秋”会客厅(23°人才服务站)举办。此次活动以“漫山遍‘菌’,香飘万里”为主题,特邀“兴滇英才”(云岭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孙达锋博士就云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交流分享。

在近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里,孙达锋为百余位产业从业者、市民及人才工作者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深度与趣味性的分享活动,为现场听众揭开了云南野生菌产业从传统“山珍”迈向现代化“千亿级”产业的转型密码。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08.jpg

“内容硬核、氛围轻松”是此次交流活动的最大特点。云南是野生菌大省,吃菌子是云南人的日常,但云菌产业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涉及专业领域知识以及产业发展高度,如何让听众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云菌产业的现状有清晰地认识,对云菌产业的未来产生思考?孙达锋从大众熟知的野生菌种类说开去,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食用菌及其产业特点,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以及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再逐渐过渡到专业领域,分享了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最新研究方向,最后对云菌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路径思考。

整个交流活动持续近两个小时,全程干货满满,金句频出。“不是你的容颜易老,是你菌菇吃得太少”“一朵小蘑菇,健康一代人”,全场笑声、掌声不断,参与者不仅在活动中对云菌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充分领略到高层次人才的沟通艺术与全局视野。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19.jpg

现场,孙达锋认为,虽然食用菌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喜菌爱菌者大有人在,但在大众视野里,对食用菌重要性和独特地位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所以在交流活动伊始,他首先介绍了食用菌及其产业特点。在他看来,食用菌不仅是优质的营养食品,也是重要的健康资源。食用菌在人类三大食物来源(植物食品、动物食品、菌类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三高(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三低(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特点,人类最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荤一素一菇”,人类食品从植物、动物食品的二维结构向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维结构发展是“大健康”和“大食物观”背景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在云南的每一场雨季过后,山林里冒出的不仅是菌菇,更是推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金山银山’。”交流活动现场,孙达锋展示了一组云菌产业发展数据,点燃了现场气氛:2023年,云南食用菌产量达110.34万吨,在全国产量排名中仅列第15位,但产值却高达441.25亿元,位居全国第二。“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高附加值’特性。”
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国食用菌年产量4000万吨左右,年产值突破3900亿元,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云南作为“野生菌王国”,拥有全国90%、全球45%的已知食用菌种类,年均蕴藏量约50万吨,几乎覆盖全省所有县市。昆明已形成规模超百亿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松茸、牛肝菌、松露等珍稀品种通过冷链物流网络,24小时内即可抵达东京、巴黎的米其林餐厅餐桌。“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云南野生菌出口量占欧洲市场的40%,在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的市场份额超过45%。”孙达锋说。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34.jpg

孙达锋表示,正是基于上述数据,食用菌已经成为云南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云南立足野生菌食用菌优势,形成了“包山养菌”的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形成了高原木耳、香菇、平菇类、姬松茸、羊肚菌、天麻等6个大宗品种和金耳、白参、茯苓、大球盖菇、长根菇、暗褐脉柄牛肝菌等特色种类,逐步形成“一县一业”的特色栽培食用菌发展格局。
云菌产业将成长为千亿级产业,孙达锋对此深信不疑。但他同时认为,云菌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中也存在着隐忧。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仍面临种质资源利用率不高、新特品种驯化不足、优良新品种缺乏、菌种退化加剧、配套栽培技术落后、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如何破局?唯有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为云菌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提出首先要提升种质资源、驯化栽培技术,掌握食用菌科技的‘芯片’;其次是开展精深加工,依托云南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在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调味品、化妆品、保健品及药品等领域积极开发新产品,实现一朵菌菇串起一条产业链。此外,还应当提升标准化水平、开展栽培技术培训、进行野生毒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区分及科普。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31.jpg

在活动现场,他特意进行了一场“云南十大类野生食用菌”的科普活动。“黑皮鸡枞不是枞”“‘假松茸’是真松茸”“红伞伞白杆杆不一定全是毒菌”……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菌类科学知识,引来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也让听众不知不觉破除了“谈野生菌色变”的刻板印象。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11.jpg

最后,孙达锋分享了关于云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及思考。他认为,要想打造千亿级的食用菌产业,就必须做好“云菌”顶层谋划。要认真研究、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函〔2020〕97号)》《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云供发〔2022〕11号)》等政策文件,为云南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整体思路,同时依托科技创新,打造食用菌种质资源技术创新、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品质保持与高值化利用、检验检测及综合培训、标准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标杆,顺势而为培育壮大云南特色食用菌产业。活动特别邀请了生产金耳、松茸的滇峯云品等三家企业与现场嘉宾进行展示和体验。

微信图片_20250626144705.jpg

交流分享结束后,孙达锋与现场听众进行了提问互动。“云南人采菌子的时候为什么喜欢拍一拍伞盖”“见手青要怎么炒才不会中毒”“菌菇冻干保鲜技术的发展探索”“牛肝菌如何人工育”……从大众感兴趣的采菌吃菌话题,到产业和技术如何发展,孙达锋一一耐心回答,博得阵阵掌声。
据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彩云英才荟”是人社部门联合有关单位,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重点打造的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为我省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下一步,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将组织更多高层次人才参与到活动中,持续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营造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为云南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文 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供图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刘连红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