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升学路上的“避坑”指南请收好!
开屏新闻 2025-07-11 09:28:48

又到一年毕业季,莘莘学子们或是满怀憧憬地准备踏入职场,开启人生新征程;或是焦急地等待高考录取结果,期待能被理想院校录取。然而,这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时刻,却也成了不法分子眼中的“黄金诈骗季”。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今天,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为大家送上毕业季“避坑”指南。

微信图片_20250711092404.png

收费陷阱花样多
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以各种理由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比如,以工作涉及商业秘密为由,要求缴纳“保密费”;声称提供食宿,让求职者提前支付“食宿费”;还有所谓的“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体检费”“保证金”等等。甚至为增强骗局的可信度,找人假扮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面试,伪造劳动合同、发放假工牌。大家遇到此类要求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官方网站和正规渠道核实企业资料与招聘信息,保存好证据,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虚假高薪诱惑大
“高薪兼职,轻松月入过万”“境外企业急聘,薪资待遇优厚”……这样极具诱惑性的招聘信息,往往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他们利用毕业生渴望快速获得高收入的心理,吸引求职者上钩。有的虚假招聘背后,实则是让求职者从事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出国务工需谨慎,一定要通过正规劳务中介,详细了解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信息,切勿轻信那些“躺着赚大钱”的谎言。
证书挂靠风险高
证书挂靠,躺着赚钱?这可使不得!从法律层面来讲,证书挂靠行为是不合法的。一旦挂靠的项目出现状况,哪怕挂靠者未实际参与工作,也难以逃脱法律责任。以工程类证书挂靠为例,倘若挂靠的工程项目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会依法追溯责任,挂靠人很可能会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求职者们一定要保持清醒,莫为眼前小利冒险,应脚踏实地,选择合法合规的方式提升收入、促进职业发展。
“内部指标”不可信
每年高考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谎称认识名校校长、招办人员,能搞到“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大家切勿轻信这类谎言,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招生政策与录取信息。
伪造录取通知书迷惑人
不法分子还会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缴纳“学费”“住宿费”到指定账户。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真假,缴费也应通过学校对公账户。若遇到“提前缴费保留名额”等要求,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毕业季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大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擦亮双眼,认清各类诈骗陷阱,顺利开启人生新篇章。


来源 西山区人民法院
一审  何晓宇
责编  柏立诚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