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170万年人类文明根脉!元谋县法院这样做
开屏新闻 2025-07-15 11:01:00

近年来,在元谋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持续推进之际,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司法+非遗+考古”保护模式,为“元谋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考古遗址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助力擦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金名片”。

微信图片_20250715105722.jpg

司法前置:筑牢非遗考古法治屏障
元谋人遗址作为我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距今约170万年),在考古发掘与非遗保护方面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元谋县法院借鉴省内外“司法+非遗”经验,成立非遗法律服务团队,提前介入考古项目规划,针对遗址保护区内的土地征用、文物权属、环境评估等风险点提供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预防非遗保护纠纷。
同时,元谋县法院联合县文化和旅游、文物部门建立元谋人遗址保护协作机制,明确破坏遗址、阻挠考古发掘、非法倒卖文物等行为的法律责任,划定文物保护红线。
多元解纷:护航考古发掘有序开展
针对元谋人遗址周边因考古作业引发的土地征用补偿、迁坟和劳务纠纷等问题,元谋县法院设立了元谋人遗址保护巡回审判点,深入老城乡大那乌村等考古发掘一线巡回办案,通过“双语”调解(汉语与彝族语言)化解矛盾纠纷,确保考古发掘工作不受干扰。
元谋县法院还与元谋人博物馆紧密合作,指导和参与涉非遗考古发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考古专家参与纠纷调解,协同解决技术性争议。

微信图片_20250715105741.jpg

普法宣传:激活民众保护意识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元谋县法院组织干警参与“法治守护人类起源”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动漫普法短片等形式,以通俗语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同时,在元谋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设立法治宣传教育联系点,用模拟考古、案例展板等形式向游客普及文物犯罪法律后果等知识。元谋县法院还联合教育体育部门开设“非遗法治课堂”,提高青少年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意识。
长效赋能:司法助力文化传承
元谋县法院主动对接元谋人文化创意产业,对涉及元谋人文化发掘的侵权案件快审快结,确立“保护原创、尊重历史”的裁判原则。同时,元谋县法院建议县政府将非遗保护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元谋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彝绣等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联动开发,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司法护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守护历史的“根”与“魂”,更是为未来存续文明的火种。下一步,元谋县法院将持续深化司法服务,让法治之光与远古文明交相辉映,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永续传承贡献司法智慧。


开屏新闻记者   柏立诚  通讯员  田文忠
一审  孙琴霞
责编   李强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孙琴霞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