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她们身着警服,不拿课本,却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老师”。她们穿梭于各中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用爱与责任编织法治课堂,为孩子们筑起安全成长的防线,她们是昆明市公安局校园普法女警宣传队的成员。宣传队自2023年11月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课程,在她们的课堂上,法律知识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条文,而是孩子们能够理解、记住,并运用的“护身符”。
专业精准的研究者
在宣传队,昆明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民警陈雨雁主要负责预防校园欺凌相关课程的研发与讲解。她善于借助热点事件和社会案例,通过反欺凌的电影片段进行课堂导入,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增强普法代入感。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她与宣传队成员集思广益,设计出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案。对于幼儿园孩子,通过卡片和情景演绎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区分“玩闹”和“欺负”;对于小学生,采用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应对欺凌;对于中学生,则引入真实案例剖析,让学生们明白违法犯罪的界限。
“我们要做的,是用有趣的方式,赋予他们保护自己的能力。”陈雨雁总是能第一时间掌握法律法规的变化,并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提高课程接受度。
守护心灵的陪伴者
“不做受害者,不做旁观者对校园欺凌说‘不’!”这是盘龙分局督察审计大队民警何舒若斓普法课堂上最响亮的口号。2022年8月参加工作的她,虽然从警时间不长,却已成为孩子们信任的“小斓姐姐”。
普法课堂的意义远不止于课堂,有时课程结束后,孩子们会选择留下来,向这些身穿警服的“老师”倾诉心声。在一次普法课后,一名初中女生悄悄找到何舒若斓,记下她的联系方式,后来她在沟通中得知,这个女孩曾遭受校园欺凌,由于家庭关爱不足,她一度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何舒若斓没有简单安慰了事,而是持续关注女孩的朋友圈动态,主动询问近况,耐心开导,帮她建立自信。如今,这个女孩依然与何舒若斓保持联系,逐渐走出了阴霾,也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孜孜不倦的耕耘者
在谈到“团队中最欣赏的老师”时,队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官渡分局民警黄蕊。作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从警14年来,她一直将“话疗”的特长融入普法教育中。
黄蕊的课堂,从不照本宣科。她用“小龙虾老师”这个俏皮的名字,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又以生动的课堂互动,让孩子沉浸其中。“一克的预防,重于一吨的治疗,我不要他们记住我,我要他们记住我课上那一句提醒、一个方法。”在黄蕊看来,普法就是将程序前置,强化预防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
在黄蕊的电脑里存着几十个不同版本的课件,每个年龄段、学校都有量身定制的内容,她会在上课前先把准备课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听懂,那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也能听懂。
十多年心理学知识的积累,给了黄蕊同宣传队队员们交流分享的经验,她从不孤军奋战,她知道团队中,有人擅长法律解读、有人精通教学设计、有人善于互动表达……而她则善于用心理学,帮助团队更懂孩子的心。
成立至今,昆明市公安局校园普法女警宣传队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20支“女警宣传队”落地生花,开展防性侵、防欺凌、交通安全等宣传,共开展法治安全教育4630场次,覆盖学生和家长44.7万余人,有效增强师生和家长安全防范意识,把法律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教师节,我们向辛勤耕耘的她们致以节日问候,也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开屏新闻记者 柏立诚 昆明警方供图
一审 资渔
责编 李强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资渔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