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近日,玉溪市红塔区市民李永媛在整理父亲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四本“还本养老保险”凭证。这些保险是其父生前作为原八建司三队队长,为员工购置的养老保障。李永媛很快将其中三本交还给了她所认识的原职工,但最后一本仅写着“李文全”这个名字,没有地址、没有身份证号,成了寻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
为了找到这位“李文全”,李永媛多方打听。她联系了父亲原公司的会计、出纳和老同事,只得到一条模糊线索:对方“可能家住红塔区大营街街道赤马村”。她甚至前往保险公司尝试查询,也因信息不全未能获得有效帮助。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李永媛突然想起一位在大营街街道工作的社员,便立即求助。经过街道和社区的层层打听,最终成功找到了李文全,原来李文全本名“李文权”,30年前保险本上的名字,字也错了一个。
9月11日,在李永媛家中,李文权接过那本等待了30年的保险本,难掩激动。他回忆,自己高中毕业后曾在八建司三队担任预算员,虽然知道公司当时为员工买过保险,但离职多年早已无从问起,“时间太久了,我也就没再惦记这件事”。李文权说。
这本泛黄的保险本记录着一段温暖的过往:1994年11月18日,八建司三队为时年25岁的李文权投保了一份“还本养老保险”,保费2876元,保险期限30年,至2024年11月17日止。根据约定,从2024年12月、李文权55周岁起,他可每月领取300元养老金。
“如果我父亲还在,他一定也希望亲手交到每位员工手里。”李永媛说。其父于2019年去世,这些材料一直保存在遗物中,直到最近再次整理时才被发现。“虽然钱不算多,但对他养老肯定有帮助,我一定要物归原主。”
尽管素未谋面,李永媛仍耐心向李文权说明了保险金的领取地点和手续。“我之前帮我弟弟办过,都顺利领到了。”她笑着说。李文权再三道谢:“真的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找回来,太感谢李姐了!”
这份跨越30年的承诺,不仅是一笔养老金,更是一份责任的延续和诚信的见证。
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