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创新培养模式: 跨学科融合助力复合型人才成长‌
开屏新闻 2025-09-12 21:33:26

近日,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与松鼠AI合作共建“智适应教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与“智适应教育联合实验室”。双方将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领域,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专业人才。同时,学院还设立了“智慧教育与服务管理微专业”,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AI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此次合作标志着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迈上了新台阶,展现了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2018年以来,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推出了一项突破性教育改革——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深度融合的“打通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通过课程重构、项目实践和师资共享,培养兼具数学理论功底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来,这一改革见效明显,尤其在最近组织的CSP认证及各类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日渐突出。

据了解,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从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联动等多方面实施改革。重新设计了培养方案,将《数学分析》、《离散数学》等数学课程与《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等计算机课程有机衔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计算机课程强化数学推导与编程实现的结合。学生可在低年级阶段自主选择跨专业选修模块,高年级则通过“学科交叉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学院与多家科技企业共建实工作室,如“云民大泰迪工作室”、“云民大华清工作室”等,学生可参与真实场景的企业项目。“在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的课题中,我既巩固了高等代数知识,又学会了用Python的库实现模型,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让我对职业方向更清晰。”大三学生李明说。

师资方面,学院组建由数学与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导师组,定期开展跨学科研讨与联合指导。“数学为计算机科学提供理论基石,计算机技术则推动数学理论的验证与应用。这种双向赋能正是培养未来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蒋副院长强调。

目前,该跨学科培养模式已引起多所高校关注并前来调研。下一步,学院计划进一步拓展与生物、民族学等领域的交叉合作,持续完善“数学+计算机+X”的多元人才培养路径,为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开屏新闻记者 杜帆  通讯员 蒋作 芦俊丽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邓莎莎

责任校对 罗宗伟

主编 资渔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