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聂耳交响乐团2025–2026音乐季启幕
开屏新闻 2025-09-13 22:14:49

  2025年9月12日晚,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第十个跨年音乐季在春城剧院隆重开启。

  开幕音乐会以“全肖斯塔科维奇”作为首章,在铜管的昂扬与弦乐的涌动中,纪念的氛围渐次铺展,更深的意味亦随音流生发——那是乐团在新阶段所展现的气象,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蓄势。

IMG_20250912_174438.jpg

  由此,“纪念”与“启程”的双重主题,在作品的互文关系中被鲜明而集中地凸显出来。

音乐会以《节日序曲》开篇,铜管与打击乐的辉煌音响迅速铺展出节庆氛围。在张橹总监的指引下,速度的推动保持了清晰的逻辑,铜管的饱满与弦乐的稳固支撑彼此呼应,木管的灵动穿插则增添了光泽与层次。因而,这份热烈并未流于表层的喧哗,而是凝聚为有条理的节奏张力。

更深一层看,《节日序曲》在欢腾的表象下,仍然维系着紧张的结构逻辑与多变的旋律走向,使作品在明朗中保持着内在的张力。这一层语境,经由张橹总监的掌控被巧妙点出,使作品既有正义与光明的昂扬,又隐隐保留了思辨的厚度。

   此刻,聂耳之名在音乐中再次被庄严唤起。胜利的气息不只是节奏与旋律的象征,也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形成呼应。对于一支以“聂耳”命名的乐团而言,这样的开篇不仅承载着思想的重量,也让新乐季的首个音符直面“时代”的主题。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上半场的焦点。这部创作于1933年的作品,本身就充满犀利的讽刺意味与复杂的对位逻辑,而张橹总监选择以“自弹自挥”的形式呈现,使作品的舞台意义更为鲜明。他在指尖与手势之间完成自如切换,既是钢琴家高度聚焦的个体表达,也展现了指挥家对整体结构的统筹力。这样的方式几乎将一部大型协奏曲转化为一次“室内乐式”的对话:钢琴与小号(由乐团小号副首席郭晨宇担纲)针锋相对,而乐团各声部则依赖呼吸与眼神的高度敏锐,在瞬时的互动中完成整体协作。如此考验的并非宏观格局下的稳定,而是微观互动中的机敏,在此过程中,张橹总监的全局掌控与乐团的高效响应得以充分体现。

  现场炽烈的掌声颇具说服力:钢琴与小号的辩证冲突锋利而富于张力,弦乐与木管则在阴郁与讽刺之间找到微妙平衡,整体音响保持紧凑而清晰,不仅揭示了作品讽刺性的锋刃,也在细节之处展现出机智与冷峻的双重气质。

这并非偶然的选择。张橹总监6岁起便接受俄罗斯体系的钢琴学习,早年即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在指挥领域,他师承余隆、张国勇、帕努拉等名家,并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历史上首位指挥系博士。钢琴与指挥的双重背景,使他在独奏与统筹之间自如切换,兼顾个体表达与整体调度。放眼当下,“自弹自挥”虽已在国际舞台逐渐兴起,却始终是一种极高要求的形式。世界乐坛上,能在钢琴与指挥间完成这种双重挑战者寥若晨星;在国内舞台上,此类实践亦不多见。张橹总监选择在开幕之夜以此亮相,不仅彰显他对舞台与结构的把握,也传递出清晰立场:以互信为前提、以高标准为尺度,开启乐团新阶段的合作与创新。

  如果说《第一钢琴协奏曲》考察的是乐团在声部对话与呼吸中的精确度, 那么《第一交响曲》则指向更宏阔体量中的协同与默契,并在结构与情绪的多重纵深中显现出作品之艰深。

  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于19岁的“毕业答卷”,在宏大的四乐章布局中融入大量室内乐的对话,几乎为每个声部首席都留下了展示空间。当晚演出中,二、三乐章尤为出彩:弦乐与木管的交替衔接灵动而富于张力,铜管与打乐的突入锋利却不失克制,整体音响在讽刺与悲悯之间勾勒出层次分明的语调,让作品的复杂性与青春锐气同时被凸显。张橹总监与乐团的诠释,则在这份锐气之上注入深层的思辨,使作品的精神气质在当下的语境中被重新照亮。

  在笔者看来,张橹总监将《第一交响曲》置于压轴,本身就寓含“挑战”与“磨合”的意味:在层次丰富的声部对话与首席展示中,他引导乐团直面均衡与敏锐度的考验;在宏阔的结构推进中,又逐步锤炼整体的协同与张力。由    此形成的递进,不只是对作品诠释过程的自然展开,更深刻标记了他与乐团在新阶段合力前行的起点。

  这一夜的两部重磅作品在互文中展开差异与统一:《第一钢琴协奏曲》突出交锋的机智,同时要求结构的清晰与整体统筹;《第一交响曲》以更宏阔的篇幅展现声部协同与全局控制,并在室内乐化的对话中强调锐利与灵动。前者凸显青年肖斯塔科维奇的锋芒与讽刺,后者则呈现他早熟的结构意识与思想深度。由此形成的递进关系,不只是两部作品之间的呼应,更是张橹总监与乐团在新阶段合作方式的具象化:既在微处磨合敏锐度,又在大局中确立均衡感,从而塑造出乐团艺术气质的鲜明轮廓。

  音乐会前,乐团与春城剧院共同举办“2025–2026音乐季见面会”。秋雨虽至,却未能阻挡乐迷的脚步,许多人依然准时赶来,这份执着亦平添了一份难得的温度。柴沁园团长回顾了乐团十年的积累,也把话题引向更长远的思考:一座城市,为何能够被听见?又将以怎样的方式被听见?在她看来,音乐季的意义更在于为城市确立一种精神的纬度,让春城的声音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拥有独特的辨识。

  张橹总监的回应,则将这种价值思考落实为更具方向感的行动。他说:“开幕音乐会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是我与乐团走向新阶段的第一步。”在排练中,他已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合力与创造的张力,这不仅来自年轻队伍的朝气,也源于他们对音乐的真诚信念。展望未来,他的构想不仅关乎曲目的精益与拓展,更着眼于城市文化的整体生长:通过不断强化艺术标准,使舞台呈现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与表现力;通过知识讲座、惠民普及音乐会与开放排练,让音乐渗入城市的日常;通过跨界合作与风格延展,使乐团在多元语境中不断锤炼自身的表达边界。他特别强调,更需要拓宽的不只是曲库的数量,还有观众的听觉版图与城市的艺术品位。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表达可能,正是他为乐团新阶段确立的清晰方向。

  远方始于此刻,新的征程已在乐声中蓄势进发。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通讯员 冯薇薇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罗宗伟 

责任校对 邓莎莎

主编 资渔

终审 编委 刘超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