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9月13日下午,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大会选举出新一届的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领导班子,呈贡区第一小学、官渡区第一中学、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等7所学校率先成为云南校园心理健康工作“试点学校”。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议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全国有3000万17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受到心理问题困扰。在云南,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乐观。此外全省还面临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的突出问题,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数量有限,精神卫生领域的心理治疗师严重短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并加强该委员会工作意义重大,这是应对云南学生心理健康严峻形势的有效举措,也是为云南校园心理健康工作搭建起一个坚实的平台。
新一届秘书长单位产生
会上,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秘书长李巍宣读《关于同意云南心源康健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的批复》。云南心源康健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职业健康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和运营单位,拥有专业化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双核驱动’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张军凯发言表示:“我们将严格遵守协会章程,在省校园安全协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依托各位专家和会员单位的智慧与力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努力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建设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力以赴支持工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不辜负各位的信任与重托。”
新的领导班子出炉
现场举行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领导班子选举,秉承公平、公正、有序的宗旨,经过严谨规范的选举流程,最终选出理事长:李巍;常务副理事长:张军凯、仵云霞、李菁;副理事长:李磊、苏然、韩永杰、张红平、张春梅、文印、董学农;秘书长:张军凯兼任。新当选的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军凯宣读常务副秘书长关黎莎、副秘书长盛春美、邹雪婷、高飞雁、段博涵、袁智燕的任命名单。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军凯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表态:“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不负重托,为我省学子的心灵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为校园安全筑牢坚实的心理防线。”
七所学校成为试点学校
为扎实推进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经过严格遴选,覆盖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的7所学校成为校园心理健康工作试点学校:第一批:昆明市呈贡区第一小学、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云南理工职业学院;第二批: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官职教育集团。大会上,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秘书长李巍向首批学校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磊、昆明市呈贡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红平、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张春梅授予“试点学校”牌匾。呈贡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红平代表试点学校发言表示:“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系统构建‘三维六径’的全域心理实验体系,取得显著的成效,让每一个学生拥有阳光健康的心灵。”
构建校内外安全合作网络
“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普遍化、低龄化及严重化的趋势,仅靠心理健康老师和学校自身的能力难以保证学生的心理安全。”作为本次大会特邀专家,昆明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王荔现场发言:“今天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作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服务的新型平台,主动承担政府职能,凝聚了各类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整合了多方心理咨询机构,使校园心理健康工作走出校内甚至是教育行业视域,联动多部门多领域,发挥集群优势,构建校内外安全合作网络。”
打造四大服务平台
记者从大会获悉,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将重点打造“引领型、服务型、创新型”四大服务平台:教研引领平台:定期组织课例研讨活动,编制高质量的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包,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家校协同平台:开设“家长心理课堂”,帮助家长提答家长在孩子心理教升心理养育能力;建立“家长咨询绿色通道”,及时解育方面的困惑。智能监测平台:整合省、市、县三级监测数据,开发轻量化心理状态反馈模块,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动态监测与及时干预。资源对接平台:建立“绿色转介通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服务转介支持;组建应急干预专班,应对各类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据悉, 根据国家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的“四位一体”工作体系目标,结合云南实际,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锚定政策坐标,以平台为载体筑牢五年发展根基,具体分三步发展:第一步,2024—2025年巩固深化期:依托平台整合省级优质资源,重点向县域薄弱学校倾斜,大力推动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平台闭环机制,确保实现薄弱学校心理教师配备“清零”目标。第二步,2026—2027年融合创新期:联合高校、精神卫生机构搭建区域心理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深化“三预一跟”闭环机制,实现学生心理档案“一生一档、动态更新”,同时推动“五育融心理”资源上线应用。第三步,2028年品牌提升期:系统提炼工作中的优秀案例,形成“校社家医”协同服务的云南样板,积极申报省级心理健康工作示范平台。
开屏新闻记者张勇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罗宗伟
责任校对 邓莎莎
主编 资渔
终审 编委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