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解题更要会说题,书林二小教育集团西苑校区开展数学说题活动
开屏新闻 2025-09-16 10:26:26

9月12日,西山区书林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西苑校区联合西山区新华中心学校,开展了以“数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数学说题活动。西苑校区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主练习—校内海选—校级展评”3个阶段,让数学思维在“说题”中碰撞火花,让语言表达与逻辑能力在实践中稳步提升,为数学学习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为何开展这次说题活动

随着新课标对“三会”核心素养要求的深化,如何让学生从“会做题”转向“会思考、能表达”,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书林二小教育集团西苑校区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能算出数学题答案,却难以清晰阐述解题思路,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的脱节,制约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1.png

基于此,学校教研团队联合新华中心学校数学组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决定以“数学说题”为载体,以 “传统文化浸润” 为起点,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并特别鼓励学生将数学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认同与学科融合意识。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2.png

自主践行:分层练习,深化文化关联

学生在自主练习阶段,数学组依据 “学段分层” 原则提供梯度题库,确保不同年级学生均能结合传统文化素材开展说题训练。1-2 年级围绕 “传统益智玩具” ,学生用七巧板拼出 “亭台楼阁” 传统图案后,说清 “用了哪几种图形”“图形拼合关系”; 三至五年级组“说题小组” 互评,聚焦 “传统工艺、古代名题” 类题目,如“剪纸对称图案”,需先讲解 “剪纸的非遗文化”,再分析 “对称轴数量”。数学组教师发现,学生说题时的 “文化关联度” 与 “逻辑清晰度” 显著提升。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8.jpg

校内海选:层层选拔,凸显文化特色

在“校内海选”阶段,涌现出不少令人惊喜的“文化说题”片段。一名五年级学生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不仅清晰地表述了解题步骤,还主动提及该问题出自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并生动地模仿古人思考方式进行分析,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五年级另一名学生在分析一道与节气相关的数学题时,将夏至晷影计算与数学测量知识相联系,一边绘图一边解释:“正如《周髀算经》中所记载的,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不同节气的日影长度……”流畅的表达和文化的融入,让数学说题更具深度与韵味。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5.png

校级展评:巅峰对决,绽放双维风采

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评委组也注意到,不少小选手在说题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借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讲解等量代换思想,有的结合传统建筑中的对称美学分析几何图形的性质,还有的利用二十四节气安排中的时间序列问题,阐述周期与统计知识。这些表现不仅体现出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更展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7.jpg

相关老师认为,在“学—练—赛—展”中,能感受到数学说题的魅力。可以发现学生说题能力明显提升:一、二年级学生能清晰说出基础题的解题步骤,三至五年级学生能结合算理分析解题思路,部分学生还能提出“不同解题方法”。

书林二小西苑校区6.jpg

数学说题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能力培养。书林二小西苑校区将继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说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助推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说”中悟理、在“思”中成长,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通讯员 盘梅 卢慧 文睿

责任编辑 张清

责任校对 唐伟

终审 刘超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