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医探|警惕!血糖正常,胰岛功能也可能受损
开屏新闻 2025-09-16 16:35:29

开屏医探logo.png

血糖正常是否就意味着胰岛功能正常?答案或许并非如此。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晓苓主任医师指出,胰岛功能受损通常在血糖升高前已悄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早期信号的识别与及时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分割线

胰岛功能是血糖稳定的核心

“胰岛β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核心力量,而胰岛素犹如‘搬运工’,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输送到肌肉、脂肪等组织,为身体供能,进而维持血糖稳定。”王晓苓介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糖与胰岛素分泌呈同步变化曲线。也就是说,进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血糖达到峰值,胰岛素也随之大量分泌,将血糖“拉回”正常范围;而2—3小时后,两者均恢复至空腹水平。一旦胰岛功能出现问题,这条曲线就会偏离。

大多数2型糖尿病的发病,正是始于长期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就如同搬运工失去了工作能力,即便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也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而为了控制血糖,胰岛β细胞会被迫超负荷工作,拼命分泌更多胰岛素。”王晓苓强调,血糖出现异常时,胰岛功能的损伤其实已经累积了很长时间,这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至少已经下降到正常水平的50%。

分割线

这些身体信号或是胰岛在“报警”

除了定期检查,身体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也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的信号,一旦发现需及时关注:

黑棘皮症:这是典型的胰岛素抵抗表现,多见于肥胖人群。当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出现发黑、增厚、粗糙的情况,且类似“污垢”难以洗净时,需警惕胰岛功能问题。

“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消瘦,这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血糖升高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加,使人口干、想喝水;尿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会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尿量增多;尽管血糖高,但身体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处于“能量饥饿”状态,进而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的情况。

代谢指标异常: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被称为“代谢四高”,它们相互影响。若同时出现或多项指标异常,往往提示胰岛功能可能已受损,需进一步排查。

分割线

科学检查才能精准评估胰岛功能

若想尽早了解胰岛功能,专业检查必不可少。王晓苓介绍,临床上评估胰岛功能的“金标准”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检查前需做好充分准备,保持空腹状态8小时以上,晚餐后不再进食,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检查当天,首先抽取空腹血样,随后在5—10分钟内饮完医院配制的葡萄糖水,分别在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取一次血样,加上空腹抽血,共计5次。检查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进食及大量饮水,防止影响血糖和胰岛素分泌水平。

王晓苓表示,通过该试验,可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这些指标是评估胰岛基础功能的重要依据。

分割线

胰岛功能受损并非不可逆 

“蜜月期”是关键窗口

很多人认为胰岛功能一旦受损就无法恢复,王晓苓表示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当患者初次就诊时血糖极高,身体会处于高糖毒性状态,就像细胞和组织泡在糖水中,功能被抑制。此时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快速降低血糖,可以解除高糖毒性。待血糖控制稳定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逐渐恢复,胰岛素用量可逐步减少,部分患者甚至能完全停用胰岛素和口服药,仅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就能维持正常血糖,也就是所谓的‘蜜月期’。”

医生表示,“蜜月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但蜜月期的实现和维持,离不开规范治疗和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若放松饮食控制、缺乏运动,胰岛功能仍可能再次下降,血糖也会反弹。

分割线

从可控因素入手

守护胰岛健康

通过积极调整可控因素,如保持饮食、运动、体重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胰岛功能:

饮食管理: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糕点、含糖饮料)的摄入,避免油炸食品和高糖零食,保持饮食均衡。

规律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配合2—3次力量训练,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脂肪堆积,保护胰岛功能。

体重控制: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诱因,尤其是腹型肥胖。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3.9之间),避免超重和肥胖,能显著降低胰岛功能受损的风险。

药物干预: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目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是国家批准用于糖尿病前期的药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但需注意:二甲双胍并非“减肥药”,它对体重的影响是中性的,无法实现长期减重,且停药后若饮食不控制,体重易反弹。

“过去,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出现并发症后才就诊,比如因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到眼科就诊,检查后才发现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此时病情已进入晚期,治疗难度极大。”王晓苓提醒,无论是否有家族遗传史,都应定期关注胰岛健康,即使暂无异常,也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