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9月16日,“美丽云南建设”2025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怒江、迪庆、临沧专场发布会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各自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进展及取得成效。
丽江市: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
连续9年保持100%
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红刚介绍,2025年以来,丽江市锚定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提出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发展定位,以“党旗红”引领“生态绿”,不断夯实绿美底色,全力推进“美丽云南 和美丽江”建设。丽江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9年保持100%,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泸沽湖、程海、拉市海、金沙江丽江段水质保持稳定,实现“一江清水出丽江”。
丽江市还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优质服务,环评审批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对象满意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45个,备案137个。全市61个新能源建设项目具备条件的已全部完成环评审批,在要素保障部门中位居前列。
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丽江市还坚持严格依法行政,构筑生态环境保护“新防线”。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52人次,对310家企业、建设项目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查处违法案件15起,共处罚款106.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54万元。全局树牢为民服务意识,认真受理“12369”环境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两微”平台的环境举报投诉,2025年共收到48条投诉举报件,已办结48条,时限内办结率100%。
怒江州:
修复裸露地8000平方米,退耕58亩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广七妞表示,怒江州积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区域生态稳定。目前,怒江州已完成兽类监测样线11条,雉类监测样线8条,高黎贡羚牛监测样点1个,鸟类监测样点196个,两爬监测样线17条的春秋季监测。发现贡山娃儿藤、杨氏湍蛙等新物种,翅子树属、鹅毛玉凤花等新记录。通过强化系统保护和治理,怒江州还实现裸露地修复8000平方米,退耕58亩,侵蚀沟修复治理300米;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77平方千米;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已完成修复治理142个图斑,完成修复面积2154.26亩。
怒江州还不断推动绿色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特色农业,草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11.4万亩,综合产值达22亿元;咖啡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茶叶、道地中药材、在园水果种植面积分别达6.4万亩、15万亩、10.5万亩。研发推出草果产品7个系列70余款,完成转化20款,“怒江草果”被列入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名单。
同时,怒江州还专项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以更实举措推动生态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因地制宜采取纳管、集中或分散等治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累计完成180个行政村治理,治理率69.5%。完成农村卫生户厕建设4215座,全州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8.9%。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利用率达88.76%。
迪庆州:
全州接待游客1909.77万人次
实现旅游业总花费178.47亿元
迪庆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吾佳介绍,迪庆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南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是金沙江、澜沧江“两江”流域和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作为“四件大事”之一,狠抓责任落实。
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公众生态环境综合满意率位于全省前列。2024年,全州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100%;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100%,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2.3%;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香格里拉市建成区昼间声功能区达标率100%,夜间声功能区达标率98.97%。生态质量指数(EQI)为81.14,生态环境质量类型为“一类”。
迪庆州始终坚持“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2022—2024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3.06万亩,退化林修复27.99万亩,低效林改造3万亩,森林抚育16.2万亩,人工种草50万亩。今年1—7月,新增民宿酒店1646家,全州接待游客1909.7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花费178.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9%、38.73%。
临沧市:
乡村绿化碳汇造林3000亩
森林抚育10000亩
临沧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嘉红表示,在扎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同时,临沧市也在加快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减污降碳成效更加突出。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落实乡村绿化碳汇造林3000亩、森林抚育10000亩;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开工新能源项目67个,装机671万千瓦,并网容量380.74万千瓦,“农光互补”“药光互补”等模式全面推广运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100%,主城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10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129辆,建成充电站162座、充电桩1931个。
临沧市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绿美建设成效更加显现。一是宜居城市建设提升环境品质。累计新增绿化美化面积1238万平方米、新增植树量416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6平方米。实施新造林43.19万亩,建设国家森林乡村14个、省级森林乡村210多个。绿色平安交通建设成效明显,建成绿美公路4190.5公里、绿美铁路客运站2个、绿美机场2个、绿美码头5个。二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5%,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62.35%;68个非城关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实习生 成雨晴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