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
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9月16日,截至11时40分,昆明网友们热切关注着本地热门话题,微博昆明同城热搜前几名分别是:
入警20天民警救起坠入溶洞老人
在张晚意的歌里感受迷人秋韵
云南就是实力π
课本里的古诗词在云南全用上了
昆明还是太全面了
其中,由@春城晚报主持的#昆明搪瓷厂与昆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等话题也获得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话题热度还在持续攀升中。
9月16日,#入警20天民警救起坠入溶洞老人#话题冲上热搜。近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一位老人务农时不慎坠入15米深溶洞,刚入警20天的威信县公安局石坎派出所民警张杰得知消息后,扛起两捆绳子便冲到了现场。在众人的协助下,张杰系上绳子下洞救人,在洞内有序指挥地面人员合力营救。最终,老人被成功救出。
突发险情:休假新警火速奔赴救援现场
9月16日,记者联系到了救人民警张杰,他告诉了记者当时的情况。据他回忆,9月6日下午,他正在老家休假,接到了姐夫的紧急电话,称离家不远处的溶洞有人掉落。来不及多想,张杰立刻带着两捆绳子,喊上朋友驱车赶往现场。“溶洞离我家只有四五百米,开车一会儿就到了,但那一分钟里我满脑子都是‘一定要赶在最佳时机救人’。”
到达时,洞口已聚集了二三十位焦急的村民,但因溶洞深不见底,内部情况不明,无人敢贸然施救。张杰在洞口只能隐约听到受困者微弱的呼救声,情况刻不容缓。没人知道洞有多深、受困者具体位置在哪、身体状况如何。“救护车和消防还没到,再等下去可能就来不及了!”张杰蹲在洞口侧耳倾听,隐约能听到下方传来的微弱声音。他快速扫视现场,发现自己是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作为警校攀岩社前社长,他掌握的绳索使用、绳降技能和深井救援知识,也成为他救人的底气。
15米深洞中的默契配合
“大家别慌,我下去看看!”他迅速将两捆绳子结成一股,一端牢牢系在自己腰间,打了一个专业的保护绳结,另一端交给身边的乡亲们:“等会儿我喊‘放’你们就慢慢放绳,喊‘停’就立刻稳住,咱们配合好!”
做好简易保护措施后,张杰手持手电,在乡亲们的协作下缓缓向洞内下降。溶洞内部湿滑昏暗,岩壁凹凸不平。当下降至5米左右时,他借着手电微光,看到了在他下方八九米处受困者的身影——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正蜷缩在洞底,浑身沾满泥土。
“老人家,你别怕!我来帮助你!”张杰立刻大声呼喊,洞底传来老人微弱的回应,这让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为确保救援安全,他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朝洞口大喊,让乡亲们再放下一根绳索,“一根绳用来固定我,另一根绳要用来救老人,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接到第二根绳索后,张杰小心翼翼地继续向洞底下降。最终,他安全抵达15米左右的洞底,抵达老人身边时,他第一时间检查老人身体状况:“老人家,你哪里疼?骨头有没有不能动的地方?”在确认老人虽浑身是泥和血,但意识清醒后,张杰迅速将第二根绳索系在老人身上,打了一个安全绳结,反复检查确认牢固后,才向洞口发出信号“大家慢慢拉绳,注意保持平稳!”在拉拽过程中,张杰始终紧跟在老人身后半米处,一手扶着岩壁,一手随时调整老人的位置,避免在上升过程中被岩壁擦伤。“慢一点,左边再稳一点!”他不时向洞口传递指令,与乡亲们保持着默契配合。
青春力量书写警察初心
经过15分钟左右的紧张救援,老人被成功拉出洞口,张杰和周围的乡亲们一起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在与医护人员沟通时,他得知老人背上有一道明显外伤,身上的血迹均来自此处,具体伤情还需进一步检查。直到看着救护车远去,张杰才松了一口气,默默收拾好绳索回了家。目前,老人经医院检查发现肋骨多处骨折,好在经过治疗后情况已趋于稳定。
“当时没想太多,只觉得自己是警察,不能在危难时退缩。”张杰坦言,入职前在云南警官学院学习期间,他通过学校攀岩社的训练掌握了专业救援技能,指导老师组织的深井救援模拟训练,更让他在此次“实战”中多了一份底气。“绳子的一头是我在学校学的经验,另一头是看着我长大的乡亲们,这份信任和责任,让我有勇气下洞。”张杰说,这次救援让他深刻体会到,警察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文 威信县公安局 供图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