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医探|内养外调,全面应对季节性皮肤干燥与敏感
开屏新闻 2025-09-17 17:53:12

开屏医探logo.png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许多人再次迎来换季的肌肤困扰:干燥、脱屑、发痒等敏感症状频频出现。近期,昆明早晚温差增大,空气湿度急剧下降,不少人已被“秋燥”困扰——嘴唇干裂、喉咙干痒、皮肤紧绷脱皮。开屏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各大医院皮肤科门诊因季节性干燥、敏感问题前来咨询的患者显著增加。

为何秋季皮肤容易干燥敏感?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业务院长邬继坤建议大家通过内养外调、科学护肤,应对秋燥。

分割线

为何秋季是皮肤敏感高发期?

邬继坤表示,进入秋季后,许多人容易出现皮肤泛红、瘙痒、干燥和敏感,主要与环境变化和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有关。秋季气温下降、空气湿度降低,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天然保湿因子流失加快,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外界刺激物更易侵入皮肤引发敏感。此外,秋季紫外线依然强烈,秋风还会带走皮肤表面水分,“干燥+日晒”的双重作用加剧皮肤损伤。很多人盲目更换护肤品、过度清洁或去角质,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敏感问题随之而来。

分割线

如何区分普通秋燥与干燥综合征?

普通秋燥常表现为面部、四肢皮肤紧绷脱屑、嘴唇干裂、鼻腔干燥等,但通过多喝水、涂抹保湿产品后可明显缓解,且无其他全身不适。邬继坤指出,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为其全身性表现之一,除皮肤干之外,还常伴有眼干、口干,甚至关节疼痛、疲劳等全身症状,且这种干燥无法通过简单保湿或补水改善,持续时间更长。如出现“眼干+口干+皮肤干”三联征,建议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就诊。

分割线

秋季护肤常见误区

邬继坤介绍,过度清洁是秋季护肤的一大误区。清洁力度过大容易损伤皮肤屏障。频繁去角质、滥用洁面仪器、每天敷面膜等行为,都可能使皮肤越护越敏感。

不少人认为秋季阳光温和,因而忽视防晒。事实上紫外线依然存在,长时间照射会加速皮肤老化,损害肌肤屏障。

还有人一感觉皮肤干燥就频繁敷面膜补救。面膜虽能快速补水,但锁水能力有限,无法替代面霜实现长效保湿。敷得太频繁反而可能导致皮肤过度水合,屏障受损,越敷越脆弱。

分割线

内养外调,科学应对秋燥

邬继坤建议,秋季“内养”首先要“补水+补油”,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水,多摄入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C、E的食物,有助于皮肤锁水和修复;其次应少熬夜、少吃辛辣食物,熬夜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辛辣食物则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加重干燥敏感。

“外调”方面,核心是“温和清洁+有效保湿+严格防晒”。清洁宜用37–40℃温水,避免皂基洁面和频繁去角质;保湿应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等修护型成分的乳霜,比单纯爽肤水更锁水;防晒不可松懈,秋季紫外线穿透力仍强,应选用SPF30+、PA+++的温和防晒产品,减轻光老化对皮肤屏障的损伤。

分割线

特殊人群秋季防干燥建议

邬继坤表示,儿童秋季护肤应分次、少量饮水,可适当添加梨汁调味,洗澡后及时涂抹儿童专用保湿霜。老年人宜少量多次饮水,增加粥类摄入,晨起与睡前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皮肤干痒时避免抓挠,可涂抹保湿乳缓解。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需维持环境湿度在55%–60%,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不可自行停药。糖尿病患者宜选择低糖润燥食材,并加强血糖监测。

应对秋季皮肤干燥敏感需采取综合策略,从内调外防、护肤品选择到生活习惯调整,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顺应秋季“收敛”之养生原则,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维护整体健康。


开屏新闻记者 李松梅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