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博会上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开屏新闻 2025-09-19 07:36:47

9月18日,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现场,国内一流文创产品与云南本土文化元素交相辉映,非遗工艺与当代设计巧妙结合,既保留传统底蕴,又焕发时代新意,观众纷纷驻足,体验“方寸之间”的文化魅力。

图为9月18日,丽江展台展示的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昆明专题馆以创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播,市民使用VR眼镜沉浸式探索体验世界。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市民在昆明专题馆内选购面塑野生菌冰箱贴。传统面塑题材多为武将、侍女等,为吸引年轻人了解面塑,面塑技艺传承人将野生菌、红嘴鸥等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市民在昆明专题馆内选购面塑野生菌冰箱贴。传统面塑题材多为武将、侍女等,为吸引年轻人了解面塑,面塑技艺传承人将野生菌、红嘴鸥等特色文化符号融入其中。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楚雄展台,模特们身着14套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彝绣服饰轮番登场,引来现场观众关注。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丽江展台丽江心印坊展示的东巴文字十二生肖雕版拓印。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玉溪展台,华宁陶充分利用本地优质的陶土资源,运用独特的堆、雕、刻、画、刮等技艺,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既展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从而受到市民关注。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昆明专题馆内的嵩明展台,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人将乌铜走银与珐琅相结合,创新打造一系列工艺品受到众多市民关注。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陈飞 高吴双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