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中的“候鸟派出所”
开屏新闻 2025-09-19 10:59:50

楚雄州南华县公安局红土坡森林派出所,建立于1984年,现有民警5人、辅警1人。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的17100公顷林海中,每年9月,随着北方寒流南下,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如约而至,将大中山山脉变成一条“千年鸟道”。万鸟齐飞,遮天蔽日——这幅壮观的景象背后,却曾是一段血腥的历史,这里曾被当地人称为“打雀山”,盗猎者的竹竿和篝火曾让鸟鸣几近绝迹。

20250916—新闻稿—哀牢山中的“候鸟派出所”docx.19.png

万亩崇山守鸟窝  迎风冒雨睡地窝
1984年,红土坡森林派出所的5名民警建立起第一个候鸟守护点。每到候鸟迁徙的季节,民警们进山护鸟,穿行在海拔高差近2000米的崇山峻岭中,人员不定、路线不定、时间不定。直到次年2月底,当最后一批候鸟过境后,“候鸟派出所”的民警们再次打包行囊,撤出山林,结束一年的迁徙。
2025年,第一代守鸟人全部退休,他们把守护候鸟的接力棒递到了“00后”的手中。作为“候鸟派出所”第一代护鸟人,李思忠见证了派出所40年的迁徙。
“万亩崇山守鸟窝,迎风冒雨睡地窝。”李思忠回忆,派出所成立的时候,巡逻的辖区不通物资,不通水,不通电话;“盖着湿被子入睡”“晒到脱皮、冻到龟裂”“与外界失联”是民警们进山巡护的家常便饭。在每年长达6个多月的时间里,民警伴着山风和雨雪,踏过峭壁和溪流,打击、防范非法猎捕,守护万千候鸟平安飞越哀牢山。

000.gif

从前“打雀山”  如今“零发案”
“小时候经常看到鸟儿被猎捕,心里很不是滋味。”老所长李乾高在这座大山里长大,从小便有着保护鸟儿的梦想。1999年从警校毕业后,李乾高毅然回到家乡的红土坡森林派出所工作。
候鸟常在光线不好的夜里落脚,打击非法捕猎的工作也大多在夜晚开展。在一次巡视中,民警杨正强看到非法猎捕者生起的火堆后便追上去,奔跑的过程中摔下陡坡,因怕影响抓捕,不敢出声寻求帮助,一直等到天亮才被队友拉上来。“天亮后才发现再往前一点就是悬崖。”回忆抓捕经历,杨正强仍心有余悸。
2009年以来,红土坡森林派出所共查办涉林行政案件1516件,处罚违法人员1589人。在老民警李开福眼里,山还是那座大山,但路悄然发生着改变:“这些年上山的村民越来越少,不少路上已经长满灌木。”山中雾大,最大的风险是迷路,靠着安全绳,才能避免大家走散。自2019年以来,哀牢山南华片区已经连续6年实现候鸟迁徙季非法猎捕“零发案”,昔日的“打雀山”成为“护鸟山”,候鸟迁徙的季节,鸟甚至会贴着人的头顶飞过。

20250916—新闻稿—哀牢山中的“候鸟派出所”docx.1559.png

巡山“老三样”,蓑衣、雨伞、手电筒也已变成了“新三样”,手机、护林挎包、小喇叭。除了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民警一寸寸丈量的脚步,守护大山还有了科技加持。在多渠道守护下,如今整个大中山片区不仅鸟类回来了,各式各样的珍稀动植物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最近一次驻扎期间,守护了成千上万只的候鸟迁徙通过,在巡山过程当中救助放飞野生鸟类1000多只,救助的黑长臂猿、林麝、黑熊、猕猴等动物多得可以成立一个动物园。

20250916—新闻稿—哀牢山中的“候鸟派出所”docx.854.png

把最后一口水  留给新人
“这个水壶是上一任所长传下来的,希望你们能让‘把最后一口水留给新人’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2023年9月,在新老所长的交接仪式上,老所长李乾高将一个背带发黄的军绿色水壶交到红土坡森林派出所新任所长张跃平手中,完成独属于“候鸟派出所”的传承仪式。
“把最后一口水留给新人”是红土坡森林派出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次进山,危险不可预知。老民警会叮嘱年轻民警,所有水壶里的水不能全部喝完,要留下一口“保命水”。一旦发生危险,所有的“保命水”要留给新人。
每次进山前,老民警们还会逐一检查年轻队员们的背包,核对需要带的装备和物资,用他们的话来说,“不是不信任,是我们老民警要对他们负责。”
鸟类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而“候鸟派出所”也在迁徙中传承着。“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新所长张跃平拿起水壶,又一次踏上了巡山路。

111.gif

从“打鸟人”到“护鸟人”  一座山的重生
20年来,最令张跃平感慨的是,以前村民总说:“你们保护区”,现在群众都说“我们哀牢山”“最懂鸟的,以前是打鸟人,现在是我们这样的护鸟人。”陶发清补充道。多年来,派出所、保护区、当地政府成为亲密伙伴。今年,还没到候鸟迁徙季,马街镇党委、政府就和红土坡森林派出所、保护区管护局坐到了一块,再次提醒村干部,要把保护候鸟的政策宣传到位。

20250916—新闻稿—哀牢山中的“候鸟派出所”docx.2122.png

40年迁徙,红土坡森林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脚步丈量生命,用传承温暖寒夜。他们不是英雄,只是一群普通人,在哀牢山的雾雨中,写下了一个关于守护的史诗:当鸟鸣再次响彻山林,当村民指着青山说“这是我们哀牢山”,当新一代民警举起水壶踏上征途——承诺的分量,在每一次候鸟振翅的瞬间,轻盈而沉重地回响。春去秋来,哀牢秘境里,“候鸟派出所”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不负山高路远,不辞千辛万苦,成为守护在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中的一颗颗参天大树。


开屏新闻记者  柏立诚 云南警方供图
一审  孙琴霞
责编  李强
责任校对  左学佳
主编  孙琴霞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开屏新闻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