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一扇门,从“办公场所”转向“居民主场”;一个空间,从“行政窗口”变为“活力枢纽”。这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更新,更是一次基层治理理念的深刻变革。
9月19日,昆明市首个聚焦“社区营造”的公共服务空间——“立夏有乐”社区营造发展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创新采用“公益+低偿”运营模式,通过盘活社区闲置空间资源,以社区“0投入”、企业“换服务”的新方式,吸引社区合伙人带资进驻共建。未来,这里将构建四大功能载体:社区居民的圆梦工厂、青年人才的创业空间、基层治理的共商平台、社工群体的实训基地,形成“需求响应——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闭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新模式。
今年以来,金碧街道聚焦居民群众需求,优化立夏路社区原有服务空间,引进“有乐社造”(有乐社区营造)共同打造“立夏有乐”社区营造发展中心。中心以居民全生命周期需求为核心,围绕社区居民最为关切的“一老一小”、女性成长、身心疗愈、青年创业、社工成长、社区共建等核心议题,引入社区合伙人共建六大民生场景:展示场景(互动展示性公共空间)、共学场景(社区终身学习工场空间)、社交场景(社区咖啡馆)、创客场景(共享创业空间)、实践场景(社会创新创业类主理人空间)、小剧场(多功能活动空间),让每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可感可及的幸福。
青年创业集聚,发展与治理共促共生
以创新商业的“自我造血”功能,滋养公益服务的“长期活力”。由社区提供场地,专业社会组织负责运营,定期举办共创活动或者传统惠民活动,持续吸引人流,带动咖啡馆、木工作坊等付费项目,主理人用服务反哺社区发展。社区居民则通过完成社区治理任务获得“立夏社交币”,用来兑换商品和服务,以此形成全链条空间共生、成本共担、收益反哺、公益循环。
走进立夏有乐,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与创造力。这里不再是传统的办事大厅,而是一个孵化和融合了多元业态、服务全龄人群的温暖据点,是所有人的“社区客厅”:
越过赤道咖啡 社区的玄关和社交引擎,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连接起陌生的邻里。
好奇象手工坊 非遗技艺×现代教育,让榫卯智慧碰撞STEAM思维,让社区居民享治愈时光,亲子协作完成一件有温度的“人生作品”,增进和谐关系。
暖心阁 提供一处宁静的疗愈之地,默默守护着女性与家庭的情绪健康,将美学思维方式变成习惯,开启女性从“自我”打破走向蜕变之旅。
桑珀创学 聚焦非标商业与共学成长,为社区商业注入创新活力。德鲁克精读会、《文明》线下观影团、一堂线下实践课……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资源学起来。
阿妈阿爸健康中心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疼痛管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开展养老、敬老、疼痛管理。
共享创业空间与全龄友好兴趣教室 为青年初创者和所有年龄段的兴趣小组提供了发挥的舞台。
共享直播间 面向社区居民、商户、团体及各类“社群主理人”开放使用,搭建一个促进商机、便利生活、连接邻里的互动平台,让创新与活力在社区迸发。
儿童托管服务 每周五晚上17点至21点和周六全天开放为社区家长和儿童提供便民利民、文体活动等服务,打造个性化儿童学习平台。
开放性社区客厅 随时欢迎每一位居民进来坐坐,看书、聊天、发呆,把它当成自家的另一个房间。
多元主体参与,共商社区问题的解决
在社区之中寻找社区治理的最佳答案。立夏有乐的灵魂,远不止于空间的简单叠加。旨在打造一个持续发问、共同行动的社区创新平台。社造中心不只是提供服务的“供应商”,更是激发社区潜能的“催化剂”,无论是楼道美化、宠物友好公约,还是助老食堂、儿童乐园,都将通过社区议事会、议题工作坊、共创行动等方式,邀请居民、创业者、艺术家、社工等成为“社区合伙人”一起提出想法、整合资源、动手实现。
社造中心要做的,就是发现居民真正的痛点和期待,并找到那些关心社区的人,把他们连接起来。居民不再“找组织”,而是“造组织”,充分整合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阵地优势,挖掘、培养一批以党员为核心、各领域群众“积极分子”为主体的“能人巧匠”,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战赋能强本领,淬炼社工治理真功夫
社造中心还将为社工提供实践平台,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中,通过需求评估、队伍组建和能力培训三个阶段,系统提升社工专业素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社工与多方利益相关者(包括社区居民、社区组织、政府部门等)的合作,显著提升其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实践中还将训练社工有效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通过实践社工实现从“单一服务提供者”到“社区治理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在服务社区的同时也促进自身专业的成长。
未来,“立夏有乐”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将打造“政务+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社区中心,让居民在办事时可了解创业政策或参与社区活动,同时以“技能交换+文化传承+创业赋能”为核心,打造社区家门口的开放式教育平台,与此同时,进一步升级“立夏社区市集”,定期举办非遗手作、青年艺术展览、低碳生活主题沙龙等,实现社区经济自循环,提升居民归属感。
开屏新闻记者 张勇
责任编辑 邓莎莎
责任校对 罗宗伟
主编 孙琴霞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