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9月22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在文山马关古林箐发现柿属植物一新种——水晶柿。
柿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0种,是世界热带雨林生物量和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系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柿属植物除了果实可食用外,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硬木资源之一,之前曾广泛用于雕刻、乐器等领域,许多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名录。中国该属有约60种,其中近一半为特有植物,是该属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喀斯特植物物种演化专题组在古林箐样地发现的大乔木新种——水晶柿,显示了古林箐样地物种的较高特有性,以及其与东南亚热带雨林紧密的区系联系。水晶柿在古林箐样地共有632株,其中胸径不小于60厘米的大乔木有7株,在该样地中更新良好。它的近缘种弯果柿分布在东南亚的马来半岛、缅甸、泰国以及中南半岛。经过5年的连续观测,在古林箐样地里,7株大乔木仅观察到1株开花(雌株),其他6株均未见开花(雌雄未能确定)。至今,在样地边缘仅观察到一株开花的雄株大乔木,可见其繁殖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水晶柿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高大的柿属物种之一。我国原有记录最高的柿属植物为海南柿,胸径约60厘米,高约30米。而此次发现的水晶柿中,最大三株胸径均超过110厘米,高度达33米以上,经无人机测量确认。
随着热带雨林片段化和破碎化的不断加剧,类似水晶柿的热带雨林大乔木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通过样地持续的多技术手段观测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掌握其遥感影像特点、潜在的分布区域以及在群落中的生长规律和动态变化,将有助于热带雨林的逐步修复和科学保护。
该研究得到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云南省生态监测网络监测项目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以及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的支持。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李思妤 文
昆明植物研究所 供图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