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莫让刷票破坏网络评选公平
开屏新闻 2025-09-23 09:32:49

“最美从业者,等你来投票”“帮忙投个票,亲戚家孩子”“投票有礼,点赞有奖,快来助力”……生活中,不少人收到过亲朋好友发来的投票邀请,有的是为了争先评优,有的是为了参赛评奖。这些五花八门的网络投票,本意是为彰显参赛者的群众基础,却催生出拉票甚至买票刷票问题,乃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有机器刷、有人工刷,“付70元可刷1万票”。(9月22日《人民日报》)

网络评选是通过网友的广泛参与和选择,按照票数多寡评定名次,让优秀者脱颖而出,亦可扩大评选项目的社会影响。但是,刷票行为扭曲了网络评选规则,使之不再是比拼作品、表演的水平,而是看谁社交广、面子大、拉票能力强,甚至可以花钱买票,来一个“点石成金”。如此一来,泛滥成灾的刷票现象,令网络评选失去了公平性,还滋生出了灰色产业。

从媒体调查的情况看,刷票不仅有人工刷,还有机器刷,价格分明,花钱即可买到想要的票数。而且,刷票产业链形成了详细的内部分工,如话务员、技术员、推广员,通过宝妈群、兼职群发展海量“投手”,各司其职,且人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只通过网络联系、派发任务,导致打击难度较大。更可怕的是,部分团伙还涉嫌非法获取参赛者信息,进行精准推销,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凸显。

由于网络刷票的技术门槛低,只需一部手机、刷票软件即可自动投票,隐秘性很强,造成查证成本高、打击难度大,所以很难彻底禁绝。而且,网络投票发起频次高、范围广,很难完全监测,加上部分活动主办方对刷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了网络流量、扩大影响力而暗中纵容,还有主办方公开售卖投票道具,变相鼓励刷票行为。部分活动参与者注重名次,不惜花钱买票,甚至将刷票视为成功捷径,助长了买票刷票之风。

整治刷票乱象,需要多措并举。主办方应摒弃“唯流量论”,引入多维评价指标,降低单一投票权重。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络评选,应限定合理投票范围,避免动辄面向全网投票,从根本上压缩刷票需求。平台可升级识别系统,通过账号行为分析,如停留时间过短、IP轨迹追踪等手段,精准识别机刷与人工刷票行为,剔除异常数据,公开规则与流程,接受社会监督。警方对负面影响较大的刷票行为,可加大惩处力度,形成震慑效应。

网络投票不是法外之地,公平不是“刷”出来的。公众在参与网络投票时,应恪守法律底线和道德规范,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主动拒绝“金钱游戏”,不贪名逐利,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避免被非法盗取而蒙受损失。


作者 江德斌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