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热搜放大镜|一根网线唤醒万册藏书,看看云南这所学校怎么做
开屏新闻 2025-09-23 20:13:32

开屏热搜放大镜LOGO

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

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9月23日,截至12时35分,微博昆明同城热搜榜前几名分别是:

云南奋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远程阅读课打破云南村小有书不读困境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硕果累累

我在云南过十一

让风听见稻田的声音

此外,由@春城晚报 主持的话题#领略时光昆明中的文化地标#等也获得了网友的热切关注,话题热度还在持续攀升中。

分割线

一根网线唤醒万册藏书

看看云南这所学校怎么做

9月23日,话题#远程阅读课打破云南村小有书不读困境#冲上热搜。

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仁德四小,全校2182名学生,却很少有人走进学校图书馆,2万册图书就那么静静“躺着”。这让副校长胡思珏很头疼。直到一群特殊“老师”的出现——屏幕那端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多阅阅读桥”项目,用一根网线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的阅读课堂。

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远程阅读课

困境:2万册藏书遇冷,阅读陷“有书难读”

当日,开屏新闻记者采访到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仁德四小副校长胡思珏。她说:“以前图书馆里2万册书像‘睡美人’,现在课间总有孩子追着问啥时候上阅读课。”胡思珏表示,学校曾因“有书不读”陷入困境,如今借助“多阅阅读桥”远程项目,用一根网线串起城乡,让沉睡的图书真正“活”了起来。

“有书不读的困境就像一道巨大的鸿沟横在我的面前。一本书发下去,一个学期甚至一年,孩子们也不会从头翻到尾。”胡思珏坦言,这种困境,是许多乡村学校面临的共同难题——硬件资源已不再是唯一的瓶颈,如何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有效的阅读引导,成为了新的挑战。

“不是孩子不爱读,是没人带他们读。”胡思珏道出核心问题。此前学校曾尝试让语文老师带领开展阅读活动,但教师资源有限,学生多、老师配比少的现状,加上日常教学压力,让阅读活动始终“推不动”。传统阅读课上,老师常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进一步削弱了孩子的兴趣,乡村阅读陷入“有书难读”的僵局。

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远程阅读课与老师互动

破局:远程志愿者搭起“阅读桥”,破解多重难题

2023年,“多阅阅读桥”项目的落地,为学校带来了转机。这个上海多阅公益组织的项目,通过远程志愿者陪伴,带领乡村儿童共读好书,还创新性加入自主阅读活动,精准击中学校阅读推广的痛点。

项目推进之初,也曾遇到很多困难。不少老师对远程设备操作感到陌生,担心影响课堂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多阅公益派驻地驻校志愿者主动上门到学校,不仅讲解项目理念,还手把手教老师操作电脑、一体机;学校还安排年轻老师结对帮扶年长教师,从设备连接到互动调试全程协助。课程时间安排也经历了“优化升级”。最初项目固定每周三下午开课,但全校1至5年级同时上课,常出现网络故障、人员冲突。学校随即调整方案,让语文老师在一周语文课中自主选1节,再与志愿者协商确定时间,灵活的安排让课程推进更顺畅。

仁德四小学生的阅读册

成效:从“不读书”到“爱读书”,3000名学生受益

如今,远程阅读课已成为仁德四小学生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屏幕那端,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用青春活力的授课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阅读课的枯燥感——他们会设计互动问答、角色扮演,还会和学生分享书中故事背后的见闻,让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体验。

“志愿者老师像大哥哥大姐姐,跟他们分享读书心得特别轻松。”六年级学生小宇告诉记者,以前他觉得读书“没意思”,现在不仅能完整读完一本书,还会主动和志愿者书信交流。不少志愿者还自费购买文具、书籍当奖品,奖励爱回答问题、进步大的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热情。

据统计,项目落地近两年,学校已开展三四百节线上阅读课,惠及3000多名学生。如今多数学生一学期能完整读1本书,约30%学生的自主阅读量超过课标要求,实现了从“不读书”到“能读书”再到“会读书”的转变。教师团队也在项目中成长,不仅掌握了专业的读书指导模式,还将阅读教学融入日常课堂,学校更申报了两个阅读相关课题,把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

仁德四小学生的阅读册

展望:升级“阅读桥2.0”,让书香飘得更远

“现在学生‘会读书’了,我们下一步要让他们‘爱读书’。”胡思珏介绍,目前学校计划将“多阅阅读桥”项目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与自主阅读安排。

未来,学校不仅会继续深化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合作,还计划结合乡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定制更贴合的书单,让阅读内容更“接地气”。同时,探索“阅读+实践”模式,将绘本阅读与乡土故事采编、自然观察结合,让阅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希望这座‘阅读桥’能越建越宽,不仅唤醒学校的藏书,更能在孩子心里种下爱读书、爱生活的种子。”胡思珏说。

从万册藏书沉睡,到校园书香弥漫,仁德四小的探索证明,乡村阅读难问题的破解,不仅需要图书资源的补给,更需要“人的联结”与“模式的创新”。一根网线搭建的“阅读桥”,正在让城乡教育资源流动起来,为乡村儿童的成长点亮更多可能。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

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

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张田睿 实习生 董琳艳 文 仁德四小 供图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