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金秋九月,元阳哈尼梯田稻浪翻金。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元阳哈尼梯田多依树片区的田埂间,不见往日人背马驮的繁忙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架架穿梭于村寨与梯田的农用无人机。“云端运输”正为这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的丰收季注入科技动能。
清晨薄雾未散,普高老寨村的田埂边已响起无人机嗡鸣。悬停、挂钩、起吊——一袋40斤重的稻谷在村民卢学高注视下,从梯田稳稳飞向自家屋顶,全程仅用3分钟。“以前背这袋谷子要爬一小时山路,现在无人机直接送到家门口,丰收节过得真轻松!”卢学高抹去额头的汗,笑容里写满欣慰。
方婷 摄
这一场景是元阳梯田秋收方式变革的缩影。哈尼梯田山高坡陡、田块分散,千百年来秋收运输依赖人背马驮,村民不仅耗时费力,雨天还常面临滑倒风险。今年丰收季,无人机“云端运输”的推广彻底改变了传统模式。“一台无人机一天工作量相当于10个劳动力,效率提升10倍以上,成本还降低一半。”操作手白玉祥边调试设备边说,仅一上午,他所操作的无人机已完成20多趟运输任务。
方婷 摄
在大鱼塘村,村民李勇金目送最后一袋稻谷被无人机运走。“以前二三十斤都得咬牙背,如今几十袋谷子半小时就运完了。”他指着田边整齐堆放的谷袋介绍,往年丰收季全家上阵需忙碌一周,今年有了“云端帮手”,省出的时间还能帮邻里协作。
目前,元阳县19万亩梯田陆续进入采收期,无人机运输已在多依树、坝达、老虎嘴等遗产核心区推广,成为越来越多村寨秋收的“标配”。从千年农耕的人背马驮,到丰收节里的“云端快递”,科技正助力哈尼梯田农耕智慧在传承中创新,让农民在丰收喜悦中更具获得感。
开屏新闻记者 赵荣荣 文 通讯员 张艳 方婷 李森西 摄制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