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飘稻香!保山龙陵5000余亩旱稻开镰庆丰收
开屏新闻 2025-09-23 23:06:27

金秋九月,保山市龙陵县5000多亩旱地优质稻迎来丰收。9月23日,该县在龙江乡举行旱地优质稻开镰、尝新米等庆丰收系列活动,昔日低效的山区旱地,如今变身“产粮宝地”,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交出了一份出色的“丰收答卷”。

“开镰啰,吃新米啰……”当日上午9时30分,在一声充满喜庆的吆喝中,伴着舞龙舞狮的喜庆氛围,旱地优质稻开镰仪式正式启动。仪式现场,应邀参加开镰仪式的嘉宾和当地农户代表喜笑颜开地走进稻田中,挥舞镰刀割下一束束颗粒饱满的金黄色稻穗,并把稻穗在掼斗里使劲拍打脱离谷粒。随着一颗颗饱满的谷粒飞舞落下,标志着龙陵县旱地优质稻推广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

据龙陵县龙江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杨德荣介绍,龙江乡今年在茶园上套种了390亩的旱地优质稻,通过测算平均单产达752.1公斤,在抗旱、抗病虫害方面表现非常好,非常适应龙江种植。

“尝新米”活动吸引现场众多观众和游客争相品鉴、连连称赞。来自昆明的游客茗羽第一次吃到旱地优质稻米饭,“非常好吃,很香,又软又糯,可以吃到稻谷香香的味道。”茗羽夸赞道。来自成都的游客廖艺隆也对米饭给予连连好评,这个米尝起来很香,尝在嘴巴里面糯糯的,而且还有一种回甘的感觉。赧等村村民范香玲也告诉记者,这个饭闻着香香喷喷的,吃着软糯香甜,还特别有嚼劲。

活动还对获得“旱地优质稻种植示范小组”的3个村民小组进行授牌,以此鼓励更多村组积极参与旱地优质稻种植,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效应。

“结合龙陵山地多水田少的实际,通过因地制宜选品种、科学布局提效益,探索出旱地优质稻单作和旱地优质稻与经济作物套种等多种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山区闲置旱地资源,将以往‘低产低效’的旱地转化为‘产粮稳粮’的旱稻种植地。切实解决山区群众的口粮与增收难题,让龙陵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云南省旱地优质稻协作组成员、龙陵县旱地优质稻技术指导服务组组长余常山介绍。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李开平 熊大孝 朱维静 王学云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