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在云南会泽,每年七月和八月,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会泽县中医医院耐心问诊、带教指导。他本是来避暑的“过客”,却因一颗医者仁心,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健康守护者”。他就是西南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张如宾——一位80岁仍坚持义诊、传承中医的海归学者。
2008年夏天,63岁的张如宾和夫人第一次驱车来到会泽。清凉的气候、古城的青石板路、深厚的明清文化,让他决定每年暑期在此长住。起初,他只是安静度假,偶尔用宾馆便签为外地病人远程开方。直到宾馆服务员试探着向他求诊,他欣然应允,几副药方见效后,“会泽住着个免费老中医”的消息悄然传开。
从此,每年盛夏,张如宾的临时住所便成了“临时诊室”。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多年不孕的夫妇、疑难皮肤病患者……他从不推拒,细致把脉、开方,甚至自备药材。一位曾带孩子看病的姜女士回忆:“只喝了一碗药,孩子的鼻炎就好转了,再没复发!张教授的医术和仁心,让我们全家感动。”
十六年来,他已免费救治会泽患者超千人,却分文不取。“人民培养了我,我肯定要为人民服务!”他语气坚定,“退休金已足够生活,看病收钱,对不起这身白大褂。”
今年7月,张如宾与会泽县中医医院正式签订“银龄医师”协议。每周三、周六,他准时出现在诊室,开展义诊、带教查房、举办中医讲座。他手把手指导年轻医生辨药性、析医理,还将数十年临床经验整理成册,供医院参考,让会泽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的诊疗服务。
“中医药博大精深,不能断在我们这一代。”张如宾说。他的父亲张祖德是留德博士,1939年毅然谢绝优厚条件回国抗日,在西南联大任教。受父辈的影响,他始终怀揣家国情怀:德国行医资格、名校聘书,从未动摇他扎根祖国的决心。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让中医一代代传下去”,即便年过八旬,仍奔波在义诊、讲学、带徒的路上,用行动光大传承中医学。
“明年、后年、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继续来会泽,为会泽患者、为会泽医疗服务,只要我还能走、还能动,我就会永不停歇。”张如宾笑着说。
从青丝到白发,从讲堂到义诊台,张如宾老教授用六十年光阴诠释“医者仁心”。对他而言,云南会泽不仅是避暑之地,更是播撒医者大爱的土壤。而这份跨越十六载的坚守,正如他开出的每一剂良药,温润无声,却滋养着一方人心。
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代玉春 洪芮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