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9月2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这个坐落在澜沧江畔群山峡谷之中的村落,平均海拔2258米,拥有3.9万亩山林草地。这里不仅盛产虫草、松茸、重楼等珍稀物产,更以其“七族共居、多元共生”的独特风貌,成为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缩影,用时光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茨中的多元包容,从百年前便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作为茶马古道南北交通关隘、碧罗雪山的重要驿站,茨中自古便是多民族文化交融之地。目前,茨中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359户1331人,居住着藏、汉、傈僳、纳西、白族、怒族、彝族等七个民族。
走进茨中村,“一家多族、和睦共居”的场景随处可见。卡瓦卡久民宿酒庄经营者慈仁曲宗的家庭,便是其中之一。“我们整个家庭一共有6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慈仁曲宗告诉记者,从自己的奶奶那一辈开始,家中就是多民族共居,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同一屋檐下自然交融。村里有人办喜事时,大家都会来喝喜酒,围着篝火,跳起锅庄和弦子舞;若有村民辞世,大家都会主动搭把手来帮忙,相互安慰,共同分担悲伤;不同民族相互通婚,完全没有隔阂……
曾经的茨中村,土路泥泞、交通闭塞。近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整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移民搬迁群众住进了新房,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以前交通不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隔着澜沧江,在214国道边上看着我们村。”慈仁曲宗说,正是看到这样的发展机遇,2017年,她和丈夫在家里经营起了民宿,还利用祖辈延续下来的传统葡萄酒酿造工艺,经营起了自己的酒庄。他们以每亩地每年5000元的价格向村民租地种植葡萄,还优先雇用移民搬迁的群众参与葡萄清洗、酒瓶贴标等葡萄酒生产工作,让大家在门口实现增收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近年来,茨中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通过“创新产业结构”促发展,办“民族团结节”聚人心,选“民族团结示范户”立标杆,树“民族团结个人模范”作引领,让各族群众在协作中凝聚共识。茨中村也先后荣获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奖、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列为全省民族团结示范村。
在这里,弦子舞的旋律与村民的笑声共鸣,青稞酒的醇香与葡萄酒的甘甜交融,不同民族的村民们,正用双手继续描绘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