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55岁的网红“唐飞机”最后一次起飞时,直播间里还有人在刷礼物。飞机掠过四川广元的梯田,镜头晃动着爬升,突然下坠。数字世界的喧嚣与现实世界的崩裂,在那一刻撞个正着。9月27日晚,事发地所在的乡镇安办表示,系意外事件,飞机坠落未造成其他地面损失。
看似意外,实属必然,差别只是早晚而已。今年内,这架自制飞机第三次坠落,前两次从五米、十米高处坠落,油表故障的警告也没能拦住第三次飞行。没有头盔,没有降落伞,只有直播间里不断跳动的数字和欢呼。
“唐飞机”或许真的相信“飞行不用执照”。但更真实的原因是,流量正在重塑普通人对危险的认知。当他两次坠机后依然选择起飞,危险的边界早已模糊。这不是孤例,在算法推荐里,冒险内容总能获得更多关注。每一次点赞,都在无形中推高了冒险的筹码。
平台总是事后处理得很快。封账号、设私密、发声明,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但事发时,成千上万人实时目睹了飞机坠落。平台能识别最细微的违规内容,却识别不了一架正在失控的飞机。当飞行成为表演,平台的责任不该只是关掉直播间。
我国的低空管理正在逐步开放,但对超轻型飞行器的监管还存在灰色地带。不用飞机驾驶执照不等于没有规则,比如,空域需要报备,人口密集区禁飞。但“唐飞机”在农村上空自由飞行的事实说明,规则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
数据很冰冷。今年全国超轻型飞机事故27起,死亡19人,其中22起事故涉及“黑飞”。这不是简单的违法问题,而是整个监管体系的考题。当低空经济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下一个万亿风口,安全不该成为被牺牲的代价。
个人的安全意识、平台的监管责任、政府的管理体系,这三道防线同时失守,才让悲剧发生。
对于个人,需要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无视风险,而是敬畏规则。飞行梦想值得尊重,但生命只有一次。
平台要做的,不只是事后封号。对飞行、极限运动这类高风险直播,应该设置前置门槛,像飞行资质、设备检查、空域许可等,这些证明不该难核实。更重要的是打破“流量至上”的魔咒,别让算法成为冒险的推手。
政府监管需要更精细。低空开放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用更聪明的方式管。电子围栏、北斗定位、统一报备平台,技术已经能实现有效监管。关键是让规则落地,让每次飞行都在监控范围内。
就在“唐飞机”坠机的同时,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安徽在探索场景应用,深圳在布局无人机产业,这是个充满希望的赛道。
但所有梦想都要系好安全绳。我们不能在悲剧发生后才想起安全,不能在流血之后才补漏洞。“唐飞机”的三次坠机,本应是一次次警钟,却直到最后才被所有人听见。
天空应该是梦想起飞的地方,而不是生命的终点。当下一架自制飞机准备起飞,下一个冒险者打开直播,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合规的飞行、负责任的平台、有效的监管。这样的天空,才能真正承载起低空经济的未来。
“唐飞机”的最后一段飞行已经结束,但关于如何安全飞行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这不仅是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生活在低空经济时代的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在创新与安全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作者 丁慎毅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