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院心外科以精准策略破解老年患者“多病共患”治疗困境
开屏新闻 2025-09-30 21:32:5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多病共患”的高龄患者日益增多,临床治疗常面临“顾此失彼”的难题。近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通过多例高难度手术,以精准的治疗策略和多学科协作模式,为这类复杂病例制定个体化方案,展现出处理复杂病情的综合实力。

同期手术 一次解决两大“致命危机”

近日,一位73岁的女性患者因“上腹痛”来到省一院就诊,初步考虑为“膈疝”。然而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已完全闭塞,合并右冠狭窄,确诊为严重冠心病,病情远比预想中复杂。

“这两种疾病均可能危及生命!”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治医师钟明华介绍,“膈疝可能引发肠梗阻甚至嵌顿坏死,而严重的冠脉狭窄则随时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他表示,若按传统的分步手术,无论先处理膈疝或先行冠脉搭桥,都存在风险,前者围术期可能发生心梗,后者则可能因膈疝干扰术后康复评估,更关键的是,两次手术易造成组织粘连,增加二次手术难度。

面对这一难题,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曹宇团队联合胸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最终确定实施“同期手术”方案,旨在最大程度降低总体手术风险,加速患者康复,并减轻其经济负担。

手术中,团队联合应用两项高难度技术。先由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汪国平为患者行开胸手术,将疝入胸腔的组织还纳腹腔并修补膈肌缺损,随后再由曹宇实施不停跳冠脉搭桥术。钟明华解释说,考虑到患者身体瘦弱、对手术创伤耐受度较低,采取不停跳搭桥方式可减少手术影响,更利于术后康复。然而,该术式由于无需传统体外循环,要在心脏持续跳动的情况下完成毫米级血管吻合,对主刀医生的技术和团队配合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次同期手术顺利完成,成功化解了患者的两大“致命危机”,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分步策略 为肿瘤患者争取治疗机会

然而,并非所有复杂病例都适合“同步治疗”,“分步走”有时是更优选择。省一院心外科近期收治的一名61岁男性患者,同时罹患膀胱恶性肿瘤与严重冠心病,陷入了“治癌伤心脏、保心误抗癌”的困境。

“恶性肿瘤需要及时治疗,但如果后续要反复化疗,已经受损的心脏肯定受不了。”钟明华表示,冠心病的治疗对这位患者来说格外迫切,而且必须尽可能缩短康复周期,才能为后续恶性肿瘤的治疗争取机会。

经多学科充分评估,曹宇团队创新性制定了“肿瘤切除—心脏血运重建—肿瘤综合治疗”三阶段方案。首先由泌尿外科实施膀胱肿瘤电切术,控制肿瘤进展;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由心血管外科团队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即不停跳搭桥术)。

曹宇介绍,不停跳搭桥术可避免相关炎症反应与器官损伤,降低脑部并发症风险,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有效缩短住院与康复时间,对高龄、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尤为适合。此外,该术式还能避免剧烈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导致的肿瘤播散风险,为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的血运重建方式。“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血管吻合,技术难度极高,但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心功能。”曹宇强调。

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心功能恢复良好,即将转入肿瘤综合治疗阶段。

两个病例,两种策略,体现的是同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个体化治疗方面的深入思考。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今天,省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深度融合的多学科协作,为越来越多罹患复杂疾病的高龄患者带来更为个体化的治疗选择,也为应对老龄化社会下的医疗挑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开屏新闻记者 闵婕 省一院供图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刘连红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