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一体化|织密全链贯通网络
开屏新闻 2025-10-10 11:30:05

当“双碳”战略的绿色浪潮浸润产业脉络,数字经济的动能澎湃物流赛道,烟草行业物流正告别“运输+仓储”的传统形态,踏入全链条价值重构的新阶段。

在这场行业转型的突围中,云南中烟绘就了一条物流全链条创新实践之路。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蜕变、从分散运作到协同高效、从人工主导到技术驱动、从粗放管理到精准规范的迭代,不仅藏着物流效率跃升的密码,更映照着烟草行业物流贯彻新发展理念,向“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迈进的路径,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而深刻的注脚。

物流一体化的核心,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单点突破,而是以协同为针、以统筹为线,打破部门边界、串联关键环节、统一运行结构,将生产、仓储、质检、调度等分散节点织成环环相扣的紧密网络。

从辅料到库质检的信息孤岛破壁,到跨业务对象应用柔性仓储策略,再到副产品框栏的全链闭环复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物流中心以跨部门和跨对象联动、全链路统筹的一体化思维,实现了数据打通、资源优化、作业精简、生态协同的递进,让各环节告别“各自为战”,为“物畅其流”筑牢了坚实根基。

跨部门数据集成
打通辅料到库质检信息孤岛

辅料到库实物入库登记,系统自动质量报检,质检状态更新自动同步,检测异常自动提醒……这套顺畅的流程背后,是红塔集团物流中心主动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跨领域协同体系的结果。

物资仓储科综合业务员郭彦麟回忆道,过去的到库辅料质量报检流程滞后、数据分散,像一道道墙隔出了“信息孤岛”。采购订单的辅料能走系统报检,但试机的辅料全靠仓管员手写报检单送检,结果反馈要么等单据送回,要么通过打电话、发信息询问。

为解决该问题,物流中心开发辅料仓储管理平台,并主动牵头,打通多部门的业务衔接,实现“入库—自动报检—质检—自动反馈”数据实时流转。辅料到库后,协同便开始。仓管员在平台完成入库记账,系统自动同步报检信息;质检员接收待检任务,完成抽样检测后,质检结果、放行状态实时回传。

截至2025年8月,该系统已自动完成11768条辅料质检申报,其中6179条是无订单辅料,成功填补了无订单辅料质量管控的空白。

正如郭彦麟所说,“现在不是某一个部门效率高了,而是整个辅料供应链理顺了!”一体打破“信息孤岛”,为供应链上下游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质检部门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实物质量库存状态,畅通了企业生产排产调度流程。

突破对象边界
实现“一库多用”的弹性切换

在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卷包车间的成品高架库对接着生产一线,当需要转储时,就会调用玉溪属地的灵秀成品库。

随着工厂就地技改项目的推进,车间成品高架库全面投入使用,依托智能化系统及精准的调度策略,实现了成品精准快速周转。

(立体高架库)

厂内转储量下降,使得灵秀成品库库存减少,加之成品存储元春旺季备货忙的特点,每年有一段时间灵秀成品库部分仓库处于空闲状态。但在同一时期,原料仓储却面临存储压力。

“库容资源应该服务需求,而不是受到对象的限制。”如何让仓储资源突破业务边界,随需求灵活适配,成为物流中心深化一体化的新课题。“一闲一紧”的资源错配,成了柔性仓储策略的最佳试验场。

灵秀成品库的前身本就是原料仓库,具备原料仓储的基础条件,想要推行仓储柔性策略,最重要的是协同成品和原料两个对象之间的管理标准和业务流程。

在物流中心的统筹管理下,两个科室共同推进工作。划分职责范围、业务边界,明确操作步骤;接着搭建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机制,定期传递数据、进展,反馈、处理问题。

对于业务的协同,物流中心的沐文斌深有体会。“比起成品,原料的仓储环境要求要精细得多。温湿度定期监测频率高,虫情监测更是每周要跑两次现场,室内外的环境都不能漏……”

为了契合管理标准,成品仓储科工作人员主动学习原料存储业务和规范,而原料仓储科则全程提供支持,不仅送来在库管理、出入库的常用表单模板,还安排专人现场指导、协助处理问题。

当原料代保管的需求褪去,灵秀成品库会在完成熏蒸杀虫后,重新回归成品存储。在这场探索中,柔性仓储策略打破了“成品归成品管、原料归原料管”的固化思维,让灵秀成品库仓储空间实现了“一库多用”的弹性切换,共享共用提高利用率,更让协同思维渗透到了每一个环节。

框栏循环使用
实现副产品仓储业务联动

“小框栏有大用处,在烟叶使用空窗期,用于原料副产品收储工作,实现副产品的集装化、机械化作业,串联生产、仓储、运输全环节,打造原料物流控本增效新范式。”谈及原料副产品框栏一体化应用,物流中心的温引荣点出了该模式的亮点:跨主体资源联动、共享使用框栏、全环节作业模式革新。

在框栏使用前,很多副产品依赖大量人工逐包逐袋地作业。装卸工有时需要站在2至4米高的堆垛顶部装车和堆码,有时需要使用抓钉逐包钩取搬运。在作业过程中,不仅安全风险高、作业效率低,还极易造成麻包破损,导致物料散落损耗;运输前,还需要逐包翻找扫描标签,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数量清点错误的问题。

2024年,物流中心联动生产车间及相关再造烟叶企业,构建全链路协同体系。从生产环节开始,将袋装副产品用框栏装载,装框时实现每包物料标签都朝外摆放,既方便出库扫码,又保证了清点核对的快速准确;往后的各个环节,用叉车整筐装卸搬运,在仓库多层叠加堆码,原来十余人要干2小时的装卸活,现在1台叉车20分钟就能完成。另外,物流中心还实施了与相关企业副产品框栏联运业务,实现框栏效用的最大化发挥。

(原料副产品框栏一体化)

“这不仅是换包装,更是全链路协同重构。”温引荣介绍说。数据印证了一体化的价值:装卸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48%,物料损耗从1‰降至约0.005‰,仓库空间利用率综合提升约75%。小框栏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是实现了生产、仓储、运输、相关企业的全链路作业模式革新,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策划 曹婕

开屏新闻记者 朱婉琪 文

受访者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陶彦然

责任校对 刘连红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