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林长+N”多网并举 摹画林茂民富新图景
开屏新闻 2025-10-15 11:16:35

自全面实施林长制以来,腾冲市依托资源禀赋,创新“林长+N”织网管理模式,摹画林茂民富新图景,促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组织建设,建立“责任网”

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市总林长,实行“双挂帅”。分管领导任市副总林长,有关领导任市级林长。

目前,全市设立市乡村三级林长486名,村组专管员2959人、林长责任区486个,全面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现代绿色治理体系,建立了责任明确、协同有序、全域覆盖、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林草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形成高位推动生态建设保护发展的新格局,确保一林一木一草都有林长和专人管护,运用巡山护林App及时反馈巡林结果,推动林长制末端发力。

完善建章立制,建立“制度网”

建立林长制会议、信息、巡林、督察、协作、考核六项制度,建立健全“林长+森林警长”工作机制和“林长+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切实强化执法监管、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序衔接,精准研定市级林长“巡林任务清单”“巡林推动解决重点工作问题清单”。

完成“市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户包地”的管理责任链条,实现林长挂联及巡林全覆盖。

筑牢生态防线,建立“防护网”

以守牢生态红线为底线,推动常态化巡林,实行清单化、台账式管理,跟踪问效;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积极构建以林草执法大队+林政稽查中队+林业站为枢纽的基层林长治理机制,创新“局队联动执法”机制,实现护林员“岗哨发现”、林业站“技术鉴定”、中队“立案查处”与司法部门涉刑案件办理无缝衔接;在“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森林防火宣传月”专项行动中,利用广播、微视频、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各级林长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十大行动”,实施森林防灭火“20条”措施,牵头建立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织密森林防灭火网。以建设林长制信息化平台为契机,将过去分散建设的各类平台整合,高起点构建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管信息网。

加强科技支撑,建立“科技网”

建立林长制+科研所技术支撑合作,由腾冲市林业草原技术推广站牵头,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云南林业大学等院所合作,共建林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战略成果转化,在技术咨询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务实合作。

建立“一林一技”服务体系,对应市级林长联系的乡镇(街道),实行包乡镇、包村、包企业,跟踪服务。利用林草科技大讲堂,有针对性培训讲解林下种植、养殖技术,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林草技术干部送科技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基层林农咨询,实地指导林业生产;实行结对帮扶,帮林农引进新品种,帮社区进行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帮企业进行经果林产品质量检测。

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保障网”

立足林草资源生态安全,各级林长树牢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推进森林督查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涉林涉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常态化巡护。2023年全市查处林草行政案件426起,处罚违法行为人426人,图斑核实整改率100%;加强重要森林动植物资源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重点保护。全市486名林长下沉一线参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隐患排查,并成立联合督查组,采用“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直接到山头地块”的方式对全区野外违规用火情况进行巡查。

2023年全市共查处野外违规用火610起、625人次。由于管理到位,排查、处理及时,2023年以来,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针对重大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各级林长密切关注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加强日常监测、专项普查和常态化检疫执法,2023年全市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未发现草原有害生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4‰。

拓展生态空间,建立“增绿网”

以重点工程为带动,突出示范引领,全力推进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战略储备林、森林经营、油茶三年行动、绿美腾冲等重点工程建设。

2022年,完成异地植被恢复0.25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人工商品林林收储2.86万亩;提升国土绿化质量,应用良种和珍贵乡土优良树种苗木造林;大力拓展城乡绿化空间,通过造林绿化、认种认养、抚育管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不同形式植树77万株,公路绿化美化165.85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49%,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46.27%,道路林木绿化率93.68%,江河湖畔水岸林木绿化率83.29%。

深挖林草资源,建立“致富网”

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目标,把“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发力点放在林农增收上、融合在乡村振兴上,积极培育林草龙头企业,引导民间林业大户参与发展林草生态经济兼容的林产业,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创新实施“林长+产业+公司+基地+农户”机制,积极探索“林下+食用菌”“林下+中药材”“林下+养蜂”“林下+康养”“储备林+花、果、菌、药”“林长+林旅+森林康养”多元立体经营模式。如古林公司是全市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和省级林草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完成木材生产96278立方米,实现林产加工业产值11.23亿元;沙坝国有林场与腾冲广济药材有限公司合作仿野生种植越南人参2600亩;北海镇打苴社区引进云南云之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534亩,每年每亩租金100元/亩,打苴社区实现收益213317.6元;固东镇江东社区以天然连片的银杏林为依托,发掘森林生态价值,大力发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

截至2023年,开设特色民俗餐厅168家,从业人员800余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33.2万人,实现收入700余万元;清水镇司莫拉4A级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和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林长制引领发展绿色富民产业,规划实施“精品茶产业提升区”“中草药产业区”等六大产业区,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实现收入199.8万元。

巧用资源禀赋,建立“康养网”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突出腾冲是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县重点,积极探索和实践生态康养等森林康养产业体系建设。目前,全市有国家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个、中国森林养生基地2个、中国森林体验基地2个、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5个、省级森林乡村104个;建设森林康养步道207.3公里;开发森林食品饮品系列产品100多个,开展健康运动30多种、康复疗养项目20多项,康养服务消费人数239万人次,森林康养产业从业人员3443人,产值达11.5亿元。

随着“林长+8张网”“网”进腾冲青山绿水间,一幅幅新时代林草高质量发展长轴画卷正徐徐展开。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何翠华 张庆留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邓莎莎

责任校对 罗宗伟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