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近日,记者从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了解到,“古火·新光:雨林深处的民族智慧”绘画展将于10月19日在云南昆明弥勒寺公园正式开幕,展览持续至10月28日。活动聚焦哈尼族与布朗族在能源利用上的历史演变,借助绘画艺术搭建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交流平台。

展览开幕当天,还将举办一场题为“边缘相遇之处:能源转型中的文化对话”的学术沙龙,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覃延佳、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何云玲,以及梦南舍传播顾问王丹、执行主任申顶芳等跨界嘉宾将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与“能源”议题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整个展览分为哈尼篇与布朗篇两个单元,以艺术形式呈现传统能源智慧与现代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共生。在哈尼篇“以翅换火——跨越千年的哈尼族能量之源”中,哈尼阿卡文化传承人、民间画师先甲带来《哈尼族传统村落布局图》《传统山地农耕图》等作品,生动展现火塘在哈尼族社会生活中的核心角色。画作不仅描绘了梯田农耕中对生物质能源的循环使用,也呈现了今天村寨中逐渐普及的太阳能光伏设施,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文化传承与绿色转型之间的积极探索。

布朗篇“我把太阳装进盒子里”则着眼于年轻一代的创新实践。插画师刘莹根据真实故事创作,讲述一位布朗族青年返乡推广太阳能的经历。画作细腻刻画了主人翁阿云在火塘边成长、外出求学后回归家乡,将太阳能技术引入传统村寨的过程。他通过小小的太阳能设备,把“太阳装进盒子”,不仅照亮了夜晚,也为村寨带来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全新理解,展现出传统与现代能源方式的有机结合。
除画作静态展示外,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火塘文化工作坊”“太阳能科普体验”等一系列互动活动,增强公众参与感与体验性。

本次展览由“CN计划”提供支持,昆明市呈贡区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主办。梦南舍长期致力于生态文化传承、社区凝聚力建设等工作,通过多元参与及协作者培养,助力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屏新闻记者 马艺宁
梦南舍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心 供图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邓莎莎
责任校对 罗宗伟
主编 何晓宇
终审 编委 刘超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