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热点新闻
春城晚报全网矩阵
微博号:
视频号:
其他号:
“以前取个件要专门跑到县城里,各快递公司服务点又分散,一趟下来至少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好了,只需10分钟就能一次收齐各家快递的包裹,真是方便,我也更愿意在网上买东西了!”正在取件的石屏县罗色湾村村民杨荣华捧着刚收到的网购农资,难掩喜悦。这一变化,源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全面推进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通过整合交通、邮政、快递、电商等资源,曾经的“山高路远、客货难通”困局正被逐一破解,一条条“客货邮融合线”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产业线”“富民线”。

山区难题催生“融合之径”
云南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农村人口分散、村组布局零散,长期以来“客运客源少、农产品运不出、快递送不到”三大痛点交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肠梗阻”。如何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成为制约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交通一体化的瓶颈之一。2024年以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以巩固和拓展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的成效为着力点,将客货邮融合作为破解农村物流瓶颈的关键举措。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不仅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还着力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多维创新激发“发展动能”
从省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先后出台《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农村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统筹工信、财政、农业农村等8部门协同发力,按照“一县一策、整县推进”思路,推动交通、物流、电商、邮政资源在县、乡、村三级深度融合。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印发《云南省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通过统筹发挥各级配套安排的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各类资金的引导作用,在快递量少、农村群众有寄递服务需求、条件艰苦的行政村全覆盖设立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公益性岗位,解决村级站点人员短缺、“开得通”“留不住”问题。

全面发力,引灌多元“资金流”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利用农村客运补贴资金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2024年重点支持16个县(市、区),2025年重点支持59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资金支持。撬动地方财政及各类市场主体投入资金不少于3亿元,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分公司投入资金1.3亿元,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楚雄州率先全域推进融合,创新“公交带货+快递代投”机制;保山市腾冲市打造“客运邮路”品牌,实现“一辆车跑运输、一份件增收入”。

资源整合,畅通城乡“服务网”
场站共享:将县级客运站、乡镇综合服务站、村委会、商超等场所升级为“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既提供客运购票、快递收发,又兼卖农资农具、代缴税费,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服务中心”,不仅大幅缩短了村民办理日常事务的时间成本,也提升了农村物流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同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如客运、快递、电商等,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运力共用:依托农村客运班线“定时、定点、定线”优势,委托运输企业代运代投快递,全省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583条,投入代运车辆2800余辆,实现“公交载客又带货”。
同时,通过与邮政、快递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客货邮”协同机制,共同制定运输计划,优化配送路线,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产业融合:结合茶叶、花卉、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客货邮+高原特色农业”“客货邮+乡村旅游”产业链。例如,曲靖市会泽县的盐水石榴、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茶叶,通过“公交带货+快递直达”走向全国,物流成本直降30%。
技术赋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的智慧化管理。构建农村物流信息平台,确保物流信息的高效流通与精准追踪,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此外,推广新能源载运工具,助力绿色环保发展。

融合发展促进“振兴提速”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积极引入、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充分发挥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各类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场站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信息资源互通,形成“交快合作”“乡村客运+快递物流”等典型模式。截至2025年10月,全省共综合利用县级汽车客运站建成客货邮共配处理中心80个,覆盖率62.02%;乡镇客货邮融合站点3791个,覆盖率100%;全省共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10206个,其中,三个以上品牌共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8265个,快递进村率达到71.68%。县到村派件时间从2~4天压缩至1天内,派件、寄件成本分别下降20%、50%。有力推动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随着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逐步完善,农村居民的生活便捷性大幅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奠定了稳固基础。
市场活力被充分激发:2024年全省农村物流成本降低1.2亿元,群众运输费用节约7200万元。楚雄州农村客车日均带货4.2万件,带动客运量增长34.8%;保山市腾冲市“客运邮路”、楚雄州姚安县“货邮同网”、昭通市大关县“交快合作+商业赋能”等模式被交通运输部推广,成为全国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样板间”。大理州通过整合农村客运和邮政资源,成功打造“农村物流+旅游服务”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还有效拓宽了农产品的外销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文山州依托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商物流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网上购物和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激活农村经济。展示了云南省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开屏新闻记者 王磊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刘连红
责任校对 陶彦然
主编 曹婕
终审 编委 李荣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