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开镰仪式上表演瑜伽,为何会引发争议
开屏新闻 2025-10-21 10:22:34

10月18日,宁波市象山县涂茨镇汤岙村举办“2025花漾汤岙·音乐稻香季暨第七届象山开镰仪式”。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现场活动之一是演示人员在稻田中的舞台表演瑜伽,且舞台周边有挂穗稻谷,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踩踏稻谷、浪费粮食的情况。(10月20日极目新闻)

开镰仪式本应是展现农耕文化、庆祝丰收的传统活动,承载着农民对丰收的喜悦与期盼。然而,在这场仪式中融入瑜伽表演,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从网友的质疑声可以看出,大家主要担忧的是瑜伽表演过程中对稻谷的踩踏。稻谷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每一粒都凝聚着汗水与心血,踩踏稻谷无疑是对农民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粮食的浪费。在粮食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这样的行为更容易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

从活动组织的角度来看,或许是想通过创新形式,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时尚的瑜伽元素相结合,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升活动的影响力。但这种创新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众的情感与价值观。文化创新并非随意拼凑,而应在尊重传统文化和公众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将瑜伽表演置于稻田之中,既没有体现出对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也没有展现出瑜伽与农耕文化的有机融合,反而给人一种生搬硬套、哗众取宠的感觉。

此外,这一事件也反映出部分活动策划者在追求眼球经济时,缺乏对社会价值和公共情感的考量。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一些活动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往往采取一些标新立异的方式,却忽视了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像这种在稻田里表演瑜伽的行为,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吸引众人的目光,但从长远来看,反而会对当地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争议,活动组织者应当认真反思,虚心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活动策划中,要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各类文化活动的指导,确保文化活动能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进行。

文化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但更需要尊重和担当。只有在尊重传统文化和公众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开镰仪式上表演瑜伽所引发的争议,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文化创新的道路上,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要始终牢记文化的本质和价值。如此,文化创意与流量营销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 房清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来源: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