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校园 | 学分“减”了,人才培养该“加”些什么
开屏新闻 2025-10-21 18:07:31
“学分减少了30个!”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郭福的开学宣言,揭开了高校课程改革的新篇章。新学期伊始,多所高校宣布缩减毕业学分,优化课程设置。北京建筑大学将理工类专业学分控制在150左右,管文类135左右,较以往减少15到20学分。复旦大学提出“双重减法”,必修学分减少15到20,课程总量缩减约2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剔除重复课程,湖州师范学院则强化实践教学。“减学分是为了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空间。”郭福指出。这场改革背后,是教育理念的转型——从学校主导转向学生自我管理,从固定课表到“学科混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王宇发现,新方案让他减少了8到10门课,“终于不用每天‘赶’课了。”海南医科大学五年制专业总学时缩减14%,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学分从180多降至160左右。如何压缩学分?东华大学教务处长杜明介绍,重点在于优化必修课、整合核心课程、规范实践环节。例如,服装设计学院合并零散实践课,为AI课程腾出空间;信息学院则淘汰与行业脱节的陈旧课程。海南大学传播学专业通过缩减高学分课程和优化重复设置实现精简。学分减少,质量如何保障?郭福强调:“这是‘高提纯’,扩大学习深度。”海南大学推广案例教学,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复旦大学将教师最低授课量减至4学分,鼓励打造“金课”,并推进“AI+师生共创”计划,建设120余门AI课程。“减”之后“加”什么?东华大学要求各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业+AI”课程,已建成97门。服装学院新增“元宇宙数字人设计”等前沿课,纺织学院扩容智能纺织品课程群。文科领域,海南大学朱杰教授指出,传播学需增加全媒体实践课程,“让学生融会贯通,适应行业需求。”改革还延伸到评价体系。北京大学取消绩点,改用百分制或等级制;海南大学推行五级评价,学生史嘉豪因此选修计算机课并加入科研团队,“终于能投入真正感兴趣的事。”“学分少了,更要大胆‘混搭学科’。”郭福鼓励学生探索跨学科创新。东华大学推出20个微专业,覆盖AI、新材料等领域,助力个性化成长。朱杰则建议学生“系统读书”和“有效表达”,培养社交媒体时代的稀缺能力。 (视频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唐伟 责任校对 罗南 编审 刘超)
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0000   投稿邮箱:ccwbfk@163.com(副刊)   ccwbccsp@163.com(时评)
滇ICP备13000630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05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1.B2-20200070号
未经开屏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网站法律顾问——云南华度律师事务所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92197